6.5改建路面设计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5.4.4 计算弯沉值L0的计算 式中:K1—季节影响系数,见表6-15; K2—湿度影响系数,见表6-16。 解:(1)保证率系数:砂石路面属于低级路面,取 =1.0。 (2)季节影响系数: Ⅳ区为黏性土过渡期,查表6-15得k1=1.2。 (3)湿度影响系数: Ⅳ区,取k2=1。 (4)弯沉值均方差: (5)路面计算弯沉值L0: 路面弯沉值的三参数公式如下: 将以上参数代入后,可改写为: 为了简化,将上述公式绘成路面补强—三参数公式的计算诺谟图(如图6-17)。由式(6.22)可见,只要 的比值不变,公式右端值即保持不变。所以,选用不同类型的补强时,若使 ,可取得相同的补强效果。据此可将数层补强层换算为单一补强层,即将下面各层( )变为与上层相同材料的当量层,其厚度为 对第一阶段计算弯沉值L0: 根据弯沉测定季节及当地条件,取k1=1,k2=1, =1.5(加铺次高级路面),则 对第二阶段计算弯沉值L0: 对第三阶段计算弯沉值L0: (2)给定容许弯沉值LR: 经交通量调查计算,得LR=0.879mm。 第一阶段L0LR,不需要补强。 第二、三阶段L0LR,需要补强。 (3)补强层厚度计算: 考虑到材料的来源,宜选用泥结碎石补强层。 取 ,则第二补强层的厚度为 取补强层厚度为14cm。 第三补强层厚度的厚度为 其厚度较大,不宜按一层施工,改用双层式补强计算公式,下层采用天然砂砾 =26,上层仍采用泥结碎石 =19,层厚为h1=12cm。 取下层(天然砂砾)厚度为17cm。 (4) 改建措施及补强设计方案: 第一段(86+000~87+700),路基属于干燥类型,计算弯沉值较小,不需要补强。考虑到路面有变形和小坑槽,宜加设整平层后才能修筑沥青石屑混合料表面处治,故决定在旧路面上铺8cm厚的泥结碎石(最小厚度)作为平整层,上面铺1.5cm厚的沥青作为表面处治层。 第二段(87+700~88+800),路基属于中湿类型,计算的弯沉值大于容许的弯沉值。按计算应设14cm厚的泥结碎石作为补强层,上面铺1.5cm厚的沥青作为表面处治层。 第三段(88+800~90+000),路基属于潮湿类型,排水不良。按计算,应设17cm厚的天然砂砾作底层,12cm厚的泥结碎石作面层,上面铺1.5cm厚的沥青作为表面处治层。同时,需要疏通边沟,加强排水,以改善路基水文条件。 课后思考题 1、弯沉值的概念及测定 2 、计算弯沉值的确定 3、补强厚度的计算方法 * 改 建路面设计 6.5 改建路面设计 学习要点 改建路面设计原则 原有路况调查 设计程序 原有路面计算弯沉值的确定 补强厚度计算 柔性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不断降低,超过设计使用期限后,已不能满足正常交通的要求,需要补强和改建。路面补强设计包括:现有路面结构状况调查、弯沉评定及补强厚度计算。 6.5.1 改建路面设计原则 6.5.1.1 原有路面需要提高等级 对不符合《标准》的路段如: 如果改线,按新建路面设计 如果加宽,调整坡度应按具体情况视为改建或新建路面设计 需在原有路面上补强时,按改建路面设计 6.5.1.2 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 (一)砂石路面强度和水稳性不足路段进行补强设计 对中湿、潮湿路段,应铲除沙土磨耗层。对水稳性不良的基层材料不应直接加铺沥青,宜将原砂石路面翻松,溶入石灰或添加材料,以改善其水稳性。 (二)砂石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基本符合要求时, ①路拱不符合要求,或是严重松散、有坑槽和搓板的路段,可将原有路面翻松或加铺平整层,调整路拱。 ②路拱基本符合要求,路面局部有坑槽或松散路段,作局部处理。 ③原有砂石路面的强度、稳定性、路拱平整度均符合要求时,可直接铺筑沥青层。 6.5.2 原有路况调查 改建路面时,除了新建路面要求进行野外调查外,还应补充以下几项: (1)交通量调查。调查不利季节的交通量,交通组成和季节变化规律,是选择路面等级和路面类型的依据。 (2)原路修建和养护的有关技术资料以及现有路况调查。调查路基宽度、纵坡、弯道、半径、平整度、坑槽、搓板、翻浆程度等。 (3)路面结构和路基湿度调查。在结构、厚度与水文地质有明显变化时增测断面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