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里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歐幾里得.ppt

幾何 製作人:林岳霆 李鴻宣 歐幾里得 歐幾里得(Euclid)的《幾何原本》(Elements)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它偉大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繹體系的最早典範。在《幾何原本》以前,所積累下來的數學知識,是零碎的、片斷的,可以比作木石、磚瓦。只有借助於邏輯方法,把這些知識組織起來,加以分類、比較,揭露彼此間的內在聯繫,整理在一個嚴密的系統之中,才能建成巍峨的大廈。《幾何原本》完成了這一項艱巨的任務,它對整估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來沒有一本科學書藉像《幾何原本》那樣長期成為廣大學子傳誦的讀物。它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僅次於基督教的《聖經》 歐幾里得的簡介 歐氏的生平不詳,只知他是亞歷山卓 (Alexandria) 大學(世界上第一所大學)的數學教授,約紀元前300年編輯完成《幾何原本》。另外,歐氏流傳有兩個故事,其一是,有一位學生跟歐氏學習幾何,問道:「學習幾何可以得到什麼利益?」歐氏立刻令僕人拿三個錢幣打發這位學生走路,因為他想從追求真理中得到利益,其二是,托勒密 (Ptolemy) 國王覺得幾何很難,於是問歐氏:「學習幾何有沒有皇家大道(即捷徑)?」歐氏回答說:「通往幾何並沒有皇家大道。」(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geometry.) 歐幾里得的生平 ? 歐幾里得生於公元前330年前後,古希臘數學家,雅典人。 公元前300年左右,在托勒密王的邀請下,來到亞歷山大,長期在那裏工作。曾給托勒密王講授幾何學。這位國王曾問歐幾里得說,除了《幾何原本》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學習幾何的捷徑,他答道:「幾何學中沒有帝王之路。」﹝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geometry﹞ 斯托貝烏斯﹝約500﹞記述了另一則故事,說一個學生才開始學第一個命題,就問歐幾里得學了幾何學之後將得到些什麼。歐幾里得說:『給他三個錢幣,因為他想在學習中獲取實利。』 歐幾里得的生平(續) 歐幾里得著有《幾何原本》﹝Elements﹞十三卷,以下簡稱《原本》,是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數學著作。是對於公元前七世紀以來,希臘幾何積聚起來的豐富成果作出高度成功的編纂和系統的整理,其主要功績在於對命題的巧妙選擇,和把它們排列進由少數初始假定出發,演繹地推導出的合乎邏輯的序列中。換言之,《原本》偉大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用公理方法建立起演繹體系的最早典範。 歐氏建立幾何的動機 古希臘人對於經驗幾何知識的錘練,首由泰利斯發端,接著是畢氏學派提出「直觀性常識的幾何原子論」,假設點的長度大於0,從而任何兩線段皆可共度。由此嘗試給幾何建立基礎:後來,終因不可共度線段的發現而破產。這讓古希臘哲學家監決地走向「知識必須再經過邏輯論證」的道路。數學史家 Szabo因而主張:不可共度線段的發現,是促使希臘幾何走上演繹形式的關鍵,其中歸謬法扮演著催生的作用,終於導致歐氏幾何的誕生。 歐氏建立幾何的動機(續) 幾何起源很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4﹞的說法,由於埃及尼羅河的周期性泛濫,淹沒土地、沖毀地界。由於重新測量,劃分土地的工作有其需要,故產生了幾何學。因此「幾何」一詞拉丁文叫geometria,它的希臘文是「土地」「測量」二詞組合而成,意即土地測量。集古希臘幾何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希臘歷山大前期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 歐氏建立幾何的動機(續) 我國的幾何學起源也很早,它萌芽於舊石器時代,或許比數的概念起源更早。在河流域黃發掘出來的六、七千年前的陶器上就有各種幾何圖形,說明那時我們的祖先就掌握了一定的幾何知識。公元前4世紀成書的《墨經》的《經上》篇就有不少幾何名詞與定義,如有「平同高也」。意思是:平行線是兩條距離處處相等的直線,「圓,一中,同長也」。意思是:圓就是到一個中心的距離相等的點所組成的曲線。我國古代的《周髀算經》、《九章算術》中亦有豐富的幾何知識。 23 個公設 事實上,歐氏《幾何原本》開宗明義是由23個定義出發,接著才是十條幾何公理與一般公理。在23個定義中,首六個特別值得提出來討論: 1.點是沒有部分的(A point is that which has no part.)。 換言之,點只占有位置而沒有大小,即點的長度 d=0。這是修正畢氏學派「dc」的失敗而得到的。然而,在談論線段的長度時,歐氏直接訴諸於常識,根本不用這個定義,避開了「由沒有長度的點累積成有長度的線段」之困局。許多人抱怨「點是沒有部分的」這句話難於理解,這是因為對畢氏學派的研究綱領缺乏了解的緣故。 23 個公設〈續〉 2.線段只有長度而沒有寬度(A line is breadless length.)。 3.線的極端是點(The extremities of a line are points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