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ppt.ppt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现 状 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传染病大会上医学专家警告称,目前有接近60%的亚洲人过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而在加拿大和美国,过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比例只有15%和30%。 全球关注的多重耐药细菌: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non-susceptib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SSP 苯唑西林/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VRSA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 大环内酯类耐药化脓性链球菌 Macrolide-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yogenes 青霉素/喹诺酮耐药淋病奈瑟菌 Penicillin/Quinolone-resistant N. gonorrhea 全球关注的多重耐药细菌: 多重耐药沙门菌 Multidrug-resistant Salmonella 耐药革兰阴性杆菌Antimicrobial resistant gram-negotive rod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produced bacteria, ESBLs 氟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Fluoroquinolones-resistant E.coli 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ephalosporin III-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氟喹诺酮/头孢他啶/碳青霉希类耐药铜绿假单孢菌Fluoroquinolones/Ceftazidime/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我 国 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约占30% 据我国医院2000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率达80.2%,大大超过国际水平 兽医临床滥用抗生素更严重 2005年“全耐药”细菌在我国的露脸,再次敲响了抗菌药物滥用的警钟。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自然界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素本是一种“抗生物质”,它是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长末期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目的: 用来抑制自身的蛋白质合成和酶功能活动,为进入静止期作好准备。 也用它来杀灭其他微生物以保证自己的生存。 这就是自然界微生物间存在的“抗生”现象。 抗微生物药物的突破 1929年英国微生物学家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32年德国药学家Gerhard Domagk发现磺胺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抗菌药物的种类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 青霉素类、氨基甙类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 四环素、磺胺 抗生素(antibiotics) 微生物来源的抗菌药物,以及人工化学修饰或半合成的衍生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胞膜的功能:两性霉素, 影响蛋白质合成: 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 DNA 在人类发现抗生素并利用它作为化疗制剂后,微生物间的抗生现象由简单而变得愈来愈复杂。 1943年青霉素刚问世时对金葡的最低制菌浓度为20ng/ml,几年后,其耐药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万倍; 1943年严重感染的病人每天只需注射10万u的青霉素,现在成人每天要注射640万u左右,新生儿也不少于40万u。 一、耐药的遗传机制 1.染色体突变 自然发生,突变率10-12~10-7 与抗菌药物无必然关系 相对稳定 可回复突变 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多重常见、可丢失、可转移 3.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4.整合子与多重耐药 1、β-内酰胺酶:分解β -内酰胺环 2、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羧基磷酸化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乙酰化 4、甲基化酶:嘌呤甲基化 * * Medical Microbiology AMR: an old problem 1910 Resistance to quinine 1939 Resistance to sulfonamide 1941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1946 Resistance to streptomycin 1957 Resistance to chloroquine 19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小升初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系统分析师复习重点资料.pdf VIP
-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2.5.doc VIP
- GBT 50726-2023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doc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及常考题型解析.docx VIP
- 中心静脉压团体标准2024标准解读.ppt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