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化学键合相色法-非极性键合相.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2 化学键合相色谱 正相键合相色谱 VS 反相键合相色谱 一、概 述 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又称反相HPLC(reversed phase HPLC,RP-HPLC),或反相键合相色谱(RPBC):硅胶表面键合了非极性有机基团(烃基硅烷)的固定相。常见的烃基有丙基、己基、辛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和苯基,其中以十八烷基键合相(简称ODS或C18)应用最广泛。 二、分离机理 1、疏溶剂作用理论 2、双保留机理 1、疏溶剂作用理论 Horvath 1976年在 “J Chromatogrphy”首次提出; “Solvophobic interactions in liquid with non-polar stationary phases,” 用于解释反相液相色谱的保留机制 1、疏溶剂作用理论 1)“分子毛” 疏溶剂作用理论认为非极性烷基键合相是在硅胶表面蒙覆了一层以Si-C键化学键合的十八烷基(或其它烃基)的“分子毛”。 溶质分子=非极性部分+极性官能团部分 3)“疏溶剂效应” —— solvophobic interaction 当溶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与极性溶剂接触时,相互间产生斥力。此现象称为“疏溶剂”。 当键合相表面的烷基(分子毛)与极性溶剂接触时,相互间也产生斥力。 而当溶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与键合相表面的烷基(分子毛)接触时,则相互间产生缔合作用。这种缔合作用是可逆的。这种缔合作用的强弱决定了溶质分子色谱保留的强弱。 溶质分子的极性部分与极性溶剂具有亲和力。 4)溶质保留值的影响因素 溶质分子结构对保留值的影响 烷基键合固定相特性对保留值的影响 流动相性质对保留值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① 溶质分子结构对保留值的影响 在一定的洗脱液和温度下,溶质分子的log k与溶质分子中的非极性部分总表面成正比。 以下是降压药盐酸非洛普及其3个代谢物的化学结构,请讨论它们在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分离分析过程中的出峰先后顺序。 烷基键合固定相特性对保留值的影响 烷基键合固定相特性对保留值的影响 例: 地西泮分别在C18柱和C8柱上的色谱保留 流动相性质对保留值的影响 流动相的表面张力 流动相的表面张力越大 → 解缔合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k越大。 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保留值降低; 温度升高,柱效提高。 2、双保留机理 双保留机理—— 溶质的保留值应包括两部分的贡献,即疏溶剂效应和亲硅醇基效应。 “亲硅醇基效应”—— silanophilic interaction 烷基键合相表面往往还有残余硅醇基,这是一种微量酸性的基团,可与溶质阳离子或氢键基团相互作用,主要影响含氮类药物的分离,造成色谱峰拖尾,柱效下降。 解决办法 加扫尾剂。一般常用的扫尾剂为有机碱类,如三乙胺等。 三、流动相 常用流动相 1、分离中性化合物的流动相 强极性溶剂(水、醇、乙腈) 系统(2)较系统(1)好,原因如下: A ) 系统(2)的粘度较系统(1)小,柱效好些。(注:粘度↓→ 柱压↓,传质阻力↓(溶质扩散阻力↓)→ 柱效↑) B )乙腈的紫外末端吸收较甲醇小,在低波长处测定时,基线波动较甲醇小,测定误差小。 2、反相色谱法的流动相选择 (1)二元溶剂系统 一般以洗脱能力最弱的水作为底剂,再加入一定量的可与水互溶的有机极性调节剂构成,常用的首选极性调节剂为甲醇与乙腈。 反相HPLC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比例对化合物A、B、C、D保留值的影响 (2)多元溶剂系统 在二元溶剂系统中加入少量的四氢呋喃,常能改善某些难分离的物质对的分离度。 用水、甲醇、乙腈、四氢呋喃,组成三元或四元溶剂系统,并进行优化,选出最佳溶剂系统。 流动相中加入四氢呋喃对分离度的改善 3、极性化合物的保留 离子抑制色谱 在反相色谱中常向含水流动相中加入酸、碱或缓冲溶液,以使流动相的pH值控制在一定的数值,抑制溶质的离子化,减少谱带拖尾、改善峰形,以提高分离的选择性。 其扫尾作用,主要是有机碱与硅胶的酸性硅羟基作用,降低了硅胶的吸附作用。 流动相中加入三乙胺后对普萘洛尔在C18柱上色谱行为的影响 甲醇-水(70 ? 30) 2. 甲醇-水-三乙胺-乙酸(70 ? 30 ? 0.5 ? 0.5) 甲醇-水(40:60) 甲醇-水+三乙胺 n-普鲁卡因酰胺 普鲁卡因胺 n-普鲁卡因酰胺 普鲁卡因胺 Minutes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Column: HP-C18 (5?m, 120?, 4.6x250mm, 080508161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