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6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新人教版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签订《南京条约》 根据一家国外机构最近公布的2008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14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10项指标中,香港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及产权保障等4个范畴的评分均居全球首位。 【合作探究.沧桑巨变】 时 间 重 大 事 件 撒切尔夫人访华 中英《联合声明》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82年 1984年 1997年 1999年 1、香港回归之路: 2、香港回归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②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的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1、1987年,中葡签定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2、澳门回归 葡萄牙国旗在澳门总督府前,最后一次降落 澳门回归仪式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先后收回香港、澳门?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 与所学思考 材料一: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我们是讲信用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先后收回香港、澳门? 问题探究: 前提条件: 关键因素: 群众基础: 法律依据: 国力的增强 地位的提高 正确的方针 人心所向 联合声明的发表 (四)光明的前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历史依据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军到夷洲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法律依据 1895年 《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台湾 1943年《开罗宣言》 规定台湾归还中国 1945年 抗战胜利后收回台湾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 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清朝: 内政 民主 1、重开两会: 2、与各民主党派: 3、民族关系: 4、基层民主: (三)完善阶段:1978年以后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重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恢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982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因 ①、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社会条件 。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政治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并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探究:从以上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 (1)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 (2)民主集中制(人大) (3)政治协商(政党)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 三、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法制保障: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堂小结 1、(09广东单科)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确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2、(08广东单科)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课堂练习 3.(09天津)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认识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1 第二章 函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2 第二章 函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精讲精练3 第三章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3届高考语文冲关第4练.doc
- 2013届高考语文冲关第3练.doc
- 2013届高考语文 分文体写作技巧入格指南复习课件.ppt
- 2013届高考语文 仿写2复习课件.ppt
- 2013届高考语文冲关第6练.doc
- 2013届高考语文冲关第7练.doc
- 2013届高考语文 修辞2备考课件.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15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19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高效总结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高效总结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第12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23讲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进程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第11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广东专用).ppt
-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4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课件(广东专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