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一、??? 红外光谱(IR) (1)、基本原理 (2)、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3)、重要官能团的吸收区域 (4)、红外吸收光谱图及其解析 二、核磁共振(NMR) (1)、基本原理 (2)、化学位移—信号的位置 有机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且副反应多,制备出来的化合物会含有多种杂质,所以要表征一种化合物必须进行如下操作: ①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蒸馏、萃取、重结晶、 ②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元素分析仪 ③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蒸汽密度法、冰点降低法、渗透压法质谱法 ④确定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 可能所有异构体 ⑤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a 化学方法:利用有机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来确定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此法既古老又重要。 b 物理常数测定法:常用的物理常数有:bp mp d n折 [α] 等。 c 近代物理分法: 近代物理分法——是应用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建立的一系列仪器分析方法。 此方法是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各种波谱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所以叫波谱法。 波谱法特点:用量少 时间短 结果准确 本章介绍四大谱(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中的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要求能用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谱图来推简单的有机分子结构,重点掌握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基本原理,掌握波谱数据与分子结构关系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能用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谱图来推简单的有机分子结构的目的。 一、??? 红外光谱(IR) (一)、?????? 基本原理 1.电磁波的概念 ⑴ 1㎝ ? λ为波长 A 如图4—1 波长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nm或 μm表示 频率γ——每秒中通过A点的数目。用HZ表示 波数σ——1㎝中波的数目 。用㎝-1表示 光速C——3×1010㎝/s ⑵ 光的波动性 ν = σ = 光的粒子性: E=h h——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J·S E________光子能量 单位 J。 结论: 波长λ越短,频率ν越高,光子能量E越大。 (3) 测定物质吸收光的频率可以表征分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电子、原子核等是运动着的,不同的质点运动状态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能量差是量子化的。用电磁波辐射物质时,分子吸收电磁波,获得能量,改变运动状态。 因此,分子不同质点运动状态改变,只能吸收具有相应能量的波,即吸收一定频率的波。换句话说,分子吸收波的频率,反映了分子内质点的种类和运动状态。这就是测定物质吸收光的频率可以表征分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运动质点的种类、运动状态和所吸收的电磁波频率间的粗略关系如下图所示。 (4)红外光谱(IR) 红外光谱:用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物质,使物质吸收红外区光,由物质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叫红外光谱,又叫振转光谱。有振动必有转动,还可叫振动光谱。 红外光谱仪:是用来测定红外光谱的仪器。使用的波数为400—4000cm-1 红外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常按波长分为三个区域。 2.分子振动的类型 (1)??? 伸缩振动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如 HCI H—CI 原子与原子之间有电子云所形成的化学键。 建立模型: H——CI 再如: R——OH ? 假如力和位移符合虎克定律:即F=K△X 则这种振动就叫做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指无阻尼的周期性线性振动。 红外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常按波长分为三个区域。 红外区的分类: λ波长 σ波数 近红外区 0.76—2.5μm 13158—4000㎝-1 中红外区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