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隔离(护理基本)-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节 学与做 (6)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D.15; (7)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8)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图D.16; 第4节 学与做 第4节 学与做 穿隔离衣 脱隔离衣 手捏衣领穿左手 松开腰结解袖口 再伸右手齐上抖 塞住衣袖消毒手 系好领口扎袖口 解开衣领脱衣袖 折襟系腰前打结 对齐领子挂衣钩 第4节 学与做 四、注意事项 1.隔离衣与防护服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穿脱。 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和衣领,发现渗漏和破损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第4节 学与做 技术4:洗手与手卫生消毒 1.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2.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第4节 学与做 第4节 学与做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第4节 学与做 2.洗手指征: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什么情况下洗手?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第4节 学与做 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第4节 学与做 第4节 学与做 第4节 学与做 第4节 学与做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外科手消毒:5cfu/cm2 。 第5节 思考与练习 病例:患者,张某男,2岁,因高热不退而入院,护理查体:T 39.5,P 100 R 35 ,入院诊断:手足口病。遵医嘱进行了降温、吸氧、输液等治疗及护理,8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而出院。 请根据以上病例完成下列任务: 1.改疾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为患者护理治疗室应做好哪些隔离预防? 第7章 隔离技术 第1节 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 第2节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要求 第3节 标准预防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隔离的相关定义 2.熟悉隔离原则 3.掌握穿脱隔离衣、洗手方法 4.学会戴口罩、戴护目镜等方法 第1节 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 知识点1:隔离技术的相关定义与隔离原则 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的易感人群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4.隔离: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染给他人的措施。 5.清洁区(clean area) 是指未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第1节 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 6.潜在污染区(half contaminated area) 是指未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但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7.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是指与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8.负压病房: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病房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排出的空气需经过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9.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如患者出院、转院、死亡。 第1节 医院建筑布局隔离要求 二、隔离原则: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室应有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未飞沫隔离,蓝色为接触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