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务员培训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说课.ppt

二公务员培训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 (1)地震基础知识(观看录像)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震级 (2)地震产生的原因(观看录像) 世界地震分布图 六大板块分布图 (3)地震的危害 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 火灾、瘟疫、有毒物质泄漏 地震前兆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地震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公元132年7月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张衡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公元132年7月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张衡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防震减灾对策 人类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就是地震对策。简言之,就是对付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等。 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政府重视、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多路探索,群防群测,专群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的要点。 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政府重视、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多路探索,群防群测,专群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的要点。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和任务是什么? (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 (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织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的作用。    地震救灾的任务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防止续发性灾害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地震应急和救助常识   家庭的安全措施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火源较近的地方。·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 地震应急时应注意什么 (1)震时是跑还是躲?   (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4)地震后被埋压怎么办 * * 提到地震,我们最不能忘怀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大地震。 震源:地下发生振动的发源地。   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   震中区:震中附近的地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震级:是度量地震大小的等级,即衡量震源释放出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1级,能量就相差30多倍。震级的大小是根据地震仪器记录计算出来的,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是8.9级。   远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