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公开课研讨
第六课第二框: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zxxk 学习目标: 1、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3、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66-70,思考并回答:5min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2.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特点、地位、作用? 3.中华文化区域性的成因、关系? 4.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的地位、意义?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中。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河北赵州桥 雷锋塔 杭州灵隐寺 嘉兴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 黄鹤楼 戚继光牌坊 中华文化之 建筑篇 商周四羊尊 欧阳修——无酒不成文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曹操——煮酒论英雄 中华文化之 酒文化篇 功夫茶 茶具 中华文化之 茶文化篇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中华文化之文学篇 越剧《红楼梦》 京剧 话剧 黄梅戏 (1)文学艺术 ① .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②.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③.中华文学艺术的地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 术宝库中占重要位置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日晷 古代四大发明 中华文化之 科学技术篇 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科学技术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岭南文化—民间舞蹈—舞龙 滇黔文化 吴越文化 敦煌文化——敦煌幽梦、楼兰古韵 中华文化之 地区文化篇 思维升华: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看了材料,你能说说二者的差异吗? ●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历史和地理的因素 感性: 理性: ①吴越文化:评弹—饮酒品茗—紫砂壶—盆景—山水画---园林 ②滇黔文化:傣族孔雀舞—苗族笛笙—民族山塞— 贵州吊脚楼 ①吴越文化:人工雕塑、流动开放、精致淡雅--- 水乡文化 ②滇黔文化:原生态、内敛性强、热情奔放、多样性— 山寨文化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形成原因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藏族节日—元根灯会 彝族节日—赛装节 侗族节日—播种节 瑶族节日—耍歌堂节 佤族节日—青苗节 布朗族节日—成丁节 怒族节日—祭天节 赫哲族节日—跳路神节 中华文化之 民族文化篇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①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民族现在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创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 维吾尔族 壮族 蒙古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各民族文化的地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5)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①包容性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如:*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