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创新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研讨
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巴黎将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上图D 区域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 A.河流的流向 B.地形的起伏 C.人们的审美观念 D.主体风向 解析:为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在布局中依据城市盛行风 向,把工业区放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并用绿化带隔离。巴黎地处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南风。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答案:D 4.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 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无线电呼叫技术 D.GPS技术和GIS技术 解析:出租车的具体位置需要利用GPS进行定位,而查询系统是 GIS图层。 答案:D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据此回答5~6题。 5.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铁路提速,需要随时知道奔驰的列车在什么位置,如何 有效地调度,以充分利用时间和距离。遥感只能是静态的图像 或数据,所以不能给铁路提速提供帮助。 答案:D 6.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 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 动车组车次 始发站 终点站 开车时间 终到时间 D21 北京 长春 07∶15 13∶31 D201 南昌 长沙 08∶00 11∶15 D584 宝鸡 西安 11∶11 12∶23 D776 深圳 广州 11∶18 12∶28 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0°00′N,113°13′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解析:根据列车到站的时间,以及各车站的经度和纬度,可以进行判断。长春位于北京以东,比北京时间要早,D21到达时已经是北京时间13点多了,当地看太阳就更偏西了;长沙的经度113°E,比北京时间要晚28分钟,D201到达时,北京时间才11∶15,当地看太阳偏东不少;西安108°E,地方时比北京晚48分钟,D584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2∶23,当地地方时11∶35,比较接近正南了;广州经度113°E,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D776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2∶28,相当于广州地方时的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答案:D 二、综合题 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 如图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 ,要监测玉米缺水状 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 来判断玉米的生长情况( ) 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 C.种植面积 D.形状特征 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C A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进行作物估产,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球上不同地物的波谱特征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因此可以利用遥感进行资源普查。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