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铸型 铸件的凝固过程: 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截面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液相区、凝固区、固相区。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液相和固相并存的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划分的。 凝固方式有: 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 影响凝固的主要因素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 窄,越趋向于逐层凝固。在铁碳合金中普通 灰铸铁为逐层凝固,高碳钢为糊状凝固。 *铸件的温度梯度: 在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的前提下,凝 固区的宽窄取决于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 若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由小变大,则其 凝固区相应由宽变窄。 二、铸造缺陷分析与铸件质量控制(一)缩孔和缩松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空洞,容积大而集中的孔洞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为缩松。 缩孔和缩松形成过程 动画:定向凝固 (二)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铸件在凝固之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随温度的不断降低,收缩不断发生,如果这种收缩受到阻碍,就会在铸件内产生应力,称为铸造应力,引起变形或开裂,这种缺陷的产生,将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 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金属自高温冷却到室温时应力状态的变化情况:固态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钢和铸铁为620-650℃)时,处于塑性状态,这时在较小的应力下就可发生塑性变形,变形后应力可自行消除。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金属呈弹性状态,这里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而变形后的应力是不能消除的,而会继续存在。 2、铸件的变形与防止变形——残余应力的存在,使铸件处在一种非稳定状态,将自发地通过铸件的变形来缓解其应力,以回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铁的生产 优良的减振性 由于石墨对机械振动起缓冲作用,从而阻止振动能量的传播。灰铸铁的减振能力为钢的5-10倍,是制造机床床身、机器底座的好材料。 耐磨性好 石墨本身是一种好的润滑剂,而石墨剥落后又可使金属基体形成储存润滑油的凹坑,所以铸铁的耐磨性优于钢。 缺口敏感性小 由于石墨的存在已使金属基体形成大量缺口,因此,外来缺口对铸铁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小,从而增加了零件工作的可靠性。 .由于铸铁含碳量近于共晶,流动性好,因此它具有较好的铸造性。另外,由于铸铁在结晶过程中伴有石墨析出,石墨析出产生的体积膨胀抵消了部分铁的收缩,所以收缩率小。还有对铸铁进行切削时,由于灰铸铁呈脆断切屑,不需要切削液,刀具磨损少。 普通灰铸铁的应用 可锻铸铁的生产 可锻铸铁的应用 三、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应用 蠕墨铸铁的生产及应用 第四节 铸钢件生产 铸造碳钢:表2-6 ZG 200-400 铸造性能差、较少用。常用于 机电零件(软磁特性) ZG 230-450——ZG310-570 铸造性能良好、常用 ZG 340-640 铸造性能较中碳钢好,但塑性、韧性 差,仅用于少量耐磨件。 铸造合金钢: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后,铸钢的强度、 耐磨性、耐热性都明显提高。 有低合金铸钢和高合金铸钢两种。 碳素铸钢的强度与球铁相当。但塑性、韧性、 疲劳强度比球铁高。因此,承受较复杂的交变 应力和较大冲击载荷的铸件。铸钢比球铁好。 二、铸钢件的生产特点 ⒈钢的熔炼 电弧炉 感应电炉等。 ⒉铸造工艺 * 铸钢: 因熔点较高,故浇注温度高,流动性差,钢水易氧化、吸气、收缩率大——铸造性能差。 * 型砂: 高的耐火度,抗粘砂性,高强度、透气性、退让性。 大多采用顺序凝固,冒口、冷铁用得很多。利于补缩。 对薄壁或易产生裂纹的铸钢件,一般同时凝固原则。 3.铸钢件的热处理 为细化晶粒,消除铸造应力,提高机械性能, 铸后进行热处理。 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第三章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概述 地坑造型 砂型铸造自动生产线 手工造型录像 第四章 特种铸造 寻求新型的模型材料 改变铸型材料及造型方法-少用砂或不用砂 在铸件浇注和凝固时借助于重力以外的其它力量 特种铸造 第一节 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制成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涂挂耐火材料,经硬化之后,再将模型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 由于熔模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又常把它称为“失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