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1-311張釋之執法講義.ppt
第; 史記簡介
史記是中國紀傳體史書之祖,也是第一部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五類:本紀、表、書、世家、列傳。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三千年的歷史。此書不僅是歷史名著,也是中國傳記文學的典範。; 本文節選自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是一篇記敘文。記敘漢代廷尉張釋之審理一個案件的經過。張釋之據法審判,不屈從文帝的意見,敢於直言抗辯,強調人人都應尊重法律,因此贏得敬重。全文以簡潔的敘事、生動的對話,將人物的個性、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讀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 夏陽(今陝西省 韓城縣)人。生於景帝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卒年約在昭帝 始元元年(西元前八六年)。
漢武帝時,司馬遷繼承父職為太史令,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他在二十歲以後,曾數次出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採集許多遺聞軼事。後因李陵事件入獄,受宮刑,更發憤著述,出獄後,完成史記,對後代的史學、文學影響深遠。 ;張釋之執法 〈一〉;張釋之執法 〈二〉;張釋之執法 〈三〉;張釋之執法 〈四〉;張釋之執法 〈五〉;課文.注釋;; 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 ,令他馬13, 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15當之罰金!」; 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16。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17,上使 則已。;今既 廷尉,廷尉,天下之平20也,一 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22,民安所錯其手足23? 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張釋之執法; 張釋之是漢代剛正守法、敢於直言抗辯的名臣,本文是司馬遷透過張釋之的執法過程,來表現自己的法治思想。
文章共分為三段:首段敘述縣人犯案被捕,及張釋之的判決。次段敘寫文帝對張釋之的判決不以為然。末段是最精彩的部分,敘述張釋之不怕皇帝生氣而據理力爭,依法判案;最後,文帝經過良久的思索,終於認同張釋之的判決。; 全文透過生動的對話,將人物的性格、情緒表露無遺,既寫出辦案的經過,也表現張釋之客觀公正、嚴守法律的精神。張釋之身為廷尉,忠於法律,不隨皇帝的意志定罪,不因人廢法,不因言改法,這種據理力爭、守法守紀的精神,確實值得稱道。而作者藉張釋之言,揭示「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和「廷尉,天下之平也」的法治觀念,頗能發人深省。;一、這篇文章記述縣人、文帝及張釋之三個人的談話,這三個人說話的語氣有什麼不同?
答:
1犯人的話,語句短促,表現出惶恐、緊張、害怕的心情。
2文帝的話,完全是皇帝的語氣,表現出不滿、生氣的心理。
3張釋之的話,理直氣壯,表現出從容不迫的態度。;二、張釋之說:「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你認為這樣說妥不妥當?請和同學討論。
答:張釋之處在君主專制時代,很自然地覺得皇帝可以有「立誅之」的權力。但是他既認為「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不經審判就「立誅之」,畢竟是不合理的。
;三、張釋之對於「法」,有什麼重要的見解?這些見解,在民主時代是不是同樣重要?
答:
1張釋之認為:天子要以大無私的態度跟天下共同遵守法律,不宜憑個人一時的情緒來處置事情,因為這樣做,將會失信於民;朝廷一旦對人民失去威信,那嚴重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其次他也要皇上尊重廷尉的權責,司法審判一旦受到干預,法律就等於虛設,賞罰從此失去了客觀的依據,官吏從此再也無法表現公正的態度,國家的禍亂就要由此產生了。
2張釋之的見解,仍然適用於今天的民主時代。司法不該受政治的干預,保持公正的態度,這是非常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