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_Glycinesoja_研究现状与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大豆_Glycinesoja_研究现状与建议

野生大豆_Glycinesoja_研究现状与建议 第24 卷 第4 期大 豆 科 学Vol. 24  No. 4 2005 年  11 月SOYBEAN  SCIENCE Nov.   2005 野生大豆( Gl yci ne soj a ) 研究现状与建议 3 李向华 王克晶 李福山 严茂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 野生大豆( G. soj a ) 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具有高蛋白、多抗、广适应性和繁殖系数高等特 性。本文针对近几年野生大豆考察工作介绍了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并对目前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 鉴定和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野生大豆的有效利用,开展野生大 豆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促进野生大豆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研究现状; 利用; 保护 中图分类号 S 5651 101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841 (2005) 04 -0305 -05   大豆( Gl yci ne m a x ) 起源于中国,一年生野生 大豆( Gl yci ne soj a ) 是栽培大豆的原始祖先种。自 然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大豆,在遗传方面从未受到人 为选择的影响,因此很多丰富的功能基因并没有因 为人为选择而丢失,这些基因很可能是大豆生产中 所迫切需要的关键性基因。野生大豆资源中的高蛋 白、多抗、广适应性和繁殖系数高的优良材料可以直 接用于栽培大豆的优质、抗病、高产育种研究。野生 大豆还是大豆系统发育和演化研究最重要的载体之 一,是大豆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遗传基础。从上 世纪70 年代末开展野生大豆考察收集工作以来,我 国科研工作者对野生大豆从形态学、基础生物学、品 质化学、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 究,徐豹[ 1 ] (1989) 、庄炳昌[2 ] (1999) 曾对野生大豆不 同阶段的研究进展做了报道,本文仅就野生大豆近 几年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研究建议供 同行参考。 1  野生大豆分布及生境破坏现状 一年生野生大豆在世界上分布非常狭窄,只限 于东亚中北部非干旱的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 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部分分布。 1979 -1983 年开展的中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已经 初步明确了我国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和生境,在我 国除新疆、青海、海南三省区没有发现野生大豆外, 其余各省都有分布[ 3 ] 。广泛的地理分布和环境异质 3 收稿日期:2005-04-08 性差异,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条件的野生大豆群体 类型。第一次全国野生大豆考察距今已经有20 多 年的时间了,这20 多年伴随着国家现代工业和城镇 建设的高速发展,带来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生态 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日益加重了野生资源的灭绝。 2002 年-2004 年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与黑龙江省农 科院育种所、吉林农科院大豆所、辽宁铁岭农科院、 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 合作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安徽省、 湖北省、北京市、重庆市、江西省和广东省196 个县 (市) 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察,新收集到一年生 野生大豆资源812 份,发现了很多新的类型(大粒群 体、长花序、耐盐等),其中39 个县(市) 是新发现的 野生大豆分布点。通过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以前存 在的分布点和以前未考察的有可能分布野生大豆的 地区进行广泛调查与收集, 发现野生大豆的原生境 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生境片段化,致使很多群体 已经消失,分布面积减小,很难发现大的群体,野生 大豆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黑龙江集贤县沙岗乡的安邦河畔, 在 1981 年考察时有数万平方米的野生大豆生长,现在 已开垦农田,野生大豆群体消失;黑龙江克山县河北 乡新民村草甸上原有2 万平方米野生大豆,现已开 垦农田,野生大豆群体消失;辽宁彰武曾经有6 万平 方米的野生大豆分布,并有珍贵的白花野生类型,现 在已经开垦为水稻田,白花野生大豆消失;山西汾河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052021) 资助项目、国家财政专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向华(1970-) ,女,副研究员,从事野生大豆资源研究。Email:xhli @caas.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大 豆 科 学                        4 期 滩以前野生大豆分布很广,类型丰富,有百粒重达到 14. 7g 的变异类型,有灰毛、白花、主茎明显的半野生 类型,有粒色淡绿、黄色、茶色的突变类型。这些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