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春节习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南客家春节习俗

赣南客家春节习俗 赣南客家春节习俗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族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而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赣南客家人的年节民俗却在久远的时光沉淀中历久弥新。   忙碌的年前准备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赣南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结束,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收起农具,忙忙碌碌准备年货。   记得小时候每临近年关,母亲就会穿着围裙,在灶台上做豆腐、炸油豆腐、炒粉皮,做各类如糖圆、芋头条等农家小吃,其中糖圆是糯米添加适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圆,经油一炸就鼓涨起来,做好后放在油缸里,几个月都不会变质,是每家必做的,也是独具风味的客家小吃。在做这些食物前,母亲会先在灶台前给灶君上一炷香,祈求做出的食物美味可口,等食物出炉后,会请临近的亲友来品尝。   当母亲在家做年节小吃时,父亲就在外赶圩置买其他物件,香烛、鞭炮,还有各类杂货,都会在除夕前买回来。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花两三天时间准备好年货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重要的年节活动扫尘,即每家每户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这个时候,母亲会把家里的座椅、茶几等物什搬出屋外,甚至还会卸下门板,用温热的水将这些家具擦拭干净,以示除旧迎新。   临近除夕,每个客家村落都浸润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中,传承悠久的年俗根植乡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在忙碌中感受到丝丝温情。   全家团聚的除夕   除夕这天又称大年,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全家团聚的习俗,家人身处他乡,也要设法赶回家中团聚,一起饮酒、吃年夜饭、喜迎新的一年。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   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在大门上贴春联,不仅住宅大门上,卧房、乡村祖屋、祠堂、杂物间、粮仓甚至厕所和猪圈都是满堂红,春联寓意喜庆吉祥,寄托着人们对于来年的美好愿望,因而各家各户春联上书写的文字内容也不尽想同。不同年龄阶层也有诸多讲究。老人的房门上会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语,而小孩的房门则会贴上学业有成、大展宏图等寄语,连猪牛棚、鸡鸭圈外都会贴上六畜兴旺、鸡鸭成群等红条幅,而很多用具上还会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在这一天,擅长书法的父亲是最忙的,方圆百里的乡邻都会拿着长长短短的红纸请他帮忙写春联。用母亲的话说,只要父亲在家过年,整个村子的人都不需要在市场买春联了。   除了贴春联,赣南客家人在除夕这天,还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以供奉先祖神灵,保家国平安。岁饭亦称隔年饭,放在供案上时,隔年饭上要插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会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在厅堂的祖先祭牌前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再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除夕的年夜饭,客家人吃得特别早,一般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一直吃到傍晚。在开饭前,焚香祭祖、放鞭炮,并在桌上多放几副碗筷,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这顿年夜饭菜肴丰盛,经常有十几甚至几十个菜式。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爱幼。饭后,大人包红包给小孩压岁,庆祝孩子们长大一岁,而年轻人也会给老人们包红包贺添岁。   晚饭结束后,全家进行祭灶,迎灶神,这时候母亲带领大家动手打扫厨房,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用开水烫过,清除油荤腥味,俗称净斋。晚上睡觉时,家中所有大小房间都点上明灯,以示守岁。晚上零时,人们争先恐后开大门放鞭炮,迎接新年。   轻松玩乐的正月   正月初一清晨,大家早早起来穿新衣,拜祭完祖宗后,就去附近的一家寺庙里给菩萨拜年,祈求一年平安顺利,然后才回家吃早餐。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素,老人们说这天吃素的习 俗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意在免灾保健康。   初一这一天,赣南客家人有诸多禁忌,例如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以防把财气赶走,忌进菜园摘菜,忌碗筷掉地,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   我家乡所在的小村庄,每年正月初一全村老小会聚在一起吃各家各户用油豆腐、青菜等素食食材制作的擂茶。这一天,大人小孩整天玩乐,男人打牌或看电视,女人围坐聊天,小孩燃放鞭炮、追打玩闹,整个村庄显得十分热闹。   从正月初二开始,各家各户走亲访友拜贺新年,大人带小孩给外公、外婆、姑姑、舅舅等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孩发压岁红包,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这种节日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对于在赣南乡村长大的我来说,随着时代的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