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讨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10—1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10—1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简介; 一、价格—现金流动机制(Price-Cash Flow Mechanism)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在金本位制下,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而无须政府干预。 金本位制的特点: ? 各国货币以黄金作为币材 ? 黄金可自由熔化、铸造 ? 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流通 ? 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与重量; 1.自动调节机制; 2.贡献 ? 否定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只有维持贸易顺差就能维持金银财富积累的论断 ? 消除各国对贸易逆差会造成黄金财富永久性流失的恐惧 3.局限性(条件限制) ? 黄金自由流动 ? 自由贸易 ? 进出口商品均有较大供求弹性;本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吗; 二、弹性分析理论(Elasticity Approach) 1.假设前提 ? 其他一切条件不变 ? 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完全弹性 ? 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贸易收支); 2.基本观点; 3.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使国际收支状况(X?Px–M?Pm)得以改善的必要条件是:|ex|+|em| ?1 该条件说明: ①当ex+em?1,贬值可改善国际收支 ②当ex+em=1,贬值不改变国际收支 ③当ex+em1,贬值使国际收支恶化; [附录]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数学推导 已知:国际收支TB=X?Px–M?(ePm),e为汇率(直接标价法) 为简化,假定价格不变,Px=1,Pm=1,并假定贬值前国际收支均衡(X=eM) 那么:TB=X–eM dTB/de=dX/de–e?dM/de–M 由于X=eM,所以 dTB/de=eM/X?dX/de–edM/de–M ; =M(dX/de?e/X–dM/de?e/M–1) =M(ex+em–1) 其中:出口需求汇率弹性ex=dX/de?e/X 进口需求汇率弹性em=–dM/de ?e/M 由此可知,本币贬值(de?0)能使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dTB?0)的必要条件是 ex+em–1? 0 即: |ex|+|em| ? 1 ;TB; 5.贡献 纠正了本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 6.局限性 ? 存在???滞效应 ——“J曲线效应” ? 供给弹性无限的假定不切实际 ? 仅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资本流动 ? 未考察本币贬值后继发的通货膨胀; [例题]如果本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商品进出口量均为20000个单位,进出口商品的需求汇率弹性分别为0.5、0.3,假定本币贬值5%。请问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进一步恶化还是得以改善?为什么? [答]恶化。因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未满足; 三、吸收分析理论(Absorbing Approach) 1.基本公式 TB=Y–A 其中:贸易差额TB=X–M 总吸收A=C+I+G 上式表明: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支出(总吸收)小于总收入,逆差则是由于总支出(总吸收)大于总收入造成的。; 2.改善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 在充分就业时采取支出变更政策:实行紧缩性政策,降低国内总吸收A。 ? 未充分就业时采取支出转换政策:通过贸易鼓励措施或通货贬值,扩大产品出口部门的生产。;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调节图示:;未充分就业条件下的调节图示:; 3.贡献 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相联系,为通过经济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提供理论依据。 4.局限性 ? 未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 生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