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研究 → 宋词研究 浙江自考听课笔记(一)——易自考我的大学自学考试资料中心自考生的心灵家园
                    宋词研究 → 宋词研究 浙江自考听课笔记(一)——易自考我的大学自学考试资料中心自考生的心灵家园
宋词研究 浙江自考听课笔记(一) 
                    作者:李黎  发表时间:2006-1-2 22:57:00  
                        宋词研究  浙江自考听课笔记(一)
                        第一章 词  源
                        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从音乐方面说,词是燕乐发展的副产品。从文学方面说,词是诗乐结合的新创造。燕乐的兴盛是词体产生的必要前提,词体的成立则是乐曲流行的必然结果。经过过三个时间:
                          一, 
                        隋唐燕乐的兴起开辟了新的音乐时代,也开始了词曲的孕育创造期。(宋刘梁陈世有新声,但属于清商乐系统。追溯词的起源不能超越隋代。)
                          二, 
                        日见繁富与新声竟作的燕乐乐曲,为词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乐曲条件。(唐教坊曲是盛唐乐的总汇,中晚唐俗乐大盛,曲调繁衍。但要注意乐曲发展为词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
                          三, 适应社会需要与乐曲要求,长短句曲子词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取代唐声诗,成为一种与古、近体诗并行的新诗体。 
                        第一节 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    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三阶段
                            
                        先秦的古乐为雅乐,是庙堂之乐。《诗》中的雅、颂就是雅乐诗歌。在战国时衰落。无力与新兴的俗乐争胜,最后不得不沦亡。唐宋时的雅乐只是装点礼仪的模拟品。
                        汉魏六朝的音乐称清乐。乐府诗就是配合清乐的歌词。清乐之始是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或称清商三调(宫、商、角),行于中原。六朝的吴歌、西曲称清商乐(因其清调以商为主,故称清商),行于江南。但清乐与隋唐燕乐相比,从容雅缓,音希而淡,入唐后也逐渐衰落,只是一些唐代南方的吴吟越调,还是清乐的余波。
                        唐宋词的配全音乐主要是燕乐。燕乐源头上溯到北朝的魏、刘、周。南北分裂造成了音乐上的南北分界。在北方少数民族统治地区,中原旧乐与西域胡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逐步形成了与清乐不同的北乐系统。
                        隋统一后,隋文帝对南北曲进行汇集整理,于雅乐外置七部乐,后炀帝置九部乐。
                        隋七部乐:国伎(西凉伎) 清商伎  高丽伎  天竺伎  安国伎  龟兹伎  文康伎
                        隋九部乐:清乐、西凉、龟兹、高丽、天竺、康国、安国、疏勒、礼毕
                        唐贞观十四年,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使协律郎张文收造燕乐,去礼毕乐。合为唐十部乐。
                        唐十部乐:燕乐、清商、西凉、龟兹、安国、康国、疏勒、高昌、高丽、天竺
                        燕乐的主要部分是西凉乐与龟兹乐。
                        苏祗婆琵琶的五旦七调
                        四弦:宫、羽、商、角
                        七调: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第二节 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
                        唐曲分大曲、次曲、小曲。大曲结构复杂、遍数繁多,多至数十遍。小曲是单谱单唱。大曲盛于宫廷,民间多为杂曲小唱。
                        由乐曲转为词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词调与曲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人依谱填词。
                        一、 隋曲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认为词起于隋。
                        二、 唐曲
                        唐代音乐发达,始于贞观,极于开元、天宝。
                        唐代的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