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伪印刷1研讨
课程性质与任务;主要内容;参考书目
1、《防伪印刷与应用》 刘尊忠 2008 印刷工业出版社
2、《防伪印刷原理与工艺》张逸新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3、《防伪技术》 王晓红 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现代印刷防伪技术》 张逸新 200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印刷与包装防伪技术》张逸新 2006 化学工业出版社
6、 防伪技术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2003 中国计量院 ;货币防伪技术简介;1、与壹圆版人民币比较,伍圆版人民币增加了哪两项重要的防伪技术?;3、与贰拾圆版人民币比较,伍拾圆和壹佰圆版人民币增加了哪项重要
的防伪技术,并将哪一项防伪标记的位置进行了位置的移动? ;防伪印刷;防伪印刷;防伪印刷; 第一章 概述; 2、防伪技术的概念; 3、防伪技术的三大特性; 二、防伪的基本分类; 2、按应用对象分;3、防伪技术发展的学科方向
物理学防伪技术
材料化学???伪技术
生物防伪技术
应用技术防伪技术
通信自动控制防伪技术
计算机网络防伪技术
;所谓物理防伪技术,就是利用机械、光、热、电、磁、声、核等物理原理而设计的防伪技术。
如特种印刷图文、水印、激光全息图像、光学可变薄膜、超能防伪标识、磁性密码。;物理防伪技术;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
透射、吸收和衍射等,以获得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识别产品真假的目的。目前,在光学领域防伪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利用薄膜干涉效应的多层介质膜结构、光栅结构和利用信息光学概念的各种类型的全息技术。今后,我国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将向可机读、一体化方向发展,并向全息制版技术高层次发展,而数字全息技术(如计算机制版技术等)则是其发展趋势。;;三维全息防伪标识;透明全息; 物理防伪技术
主要是利用物理学方面独有的传感器技术和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防伪。近年来还发展了具有高技术独占性和专一性物理防伪技术,如隐含磁码技术、光致变色、光学变色、分子光化学和核径迹防伪技术。其中隐含磁码技术和核径迹防伪技术在国外尚未见报道,在国内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具有较高防伪性能的高新防伪技术,光学变色防伪技术目前只有极少数外国公司可以生产,我国尚依赖进口。;核径迹隐性加密综合防伪标识示检验意图??; ?????????????????????????????????????????????????????????????????????????????????; 三、防伪技术的6项基本要素;2、现代防伪技术的特点
⑴ 防伪技术的高科技性。
⑵ 现代防伪手段的多重性和交叉应用
⑶ 现代防伪技术的隐蔽性;四、防伪技术的识别方法;第二节 防伪技术的现状及相关组织简介;第二节 防伪技术的现状及相关组织简介;一、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consumers Union)
这是一个独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无政治倾向的世界消费者组织。
3.15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四项权利”: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
获得正确资料的权利;
自由决定选择的权利;
提出消费意见的权利。
二、国际防伪情报局
(CIB,Counterfeiting Intelligence Bureau)
三、国际防伪集团(ACG);四、国际全息制造家协会(IHMA)
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六、中国消费者协会
七、打假办
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九、中国防伪技术协会; 第三节 防伪印刷技术概述;二、防伪印刷的主要内容 ; 1. 油墨防伪技术 ;防伪印油
荧光防伪印油
可根据需要调配出要求的荧光色彩;防伪印刷;运用了暖色调的黄色防伪油
墨。这种油墨印在纸上表面
看是黄色,而在紫光灯的照
射下却放出金红色的光芒;紫外荧光油墨效果图; 2. 纸张等承印材料防伪技术 ;;防伪水印纸; 3. 制版防伪技术 ;防伪印刷;防伪印刷; 5. 印后加工防伪技术 ;6.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 ;;7. 条形码防伪技术 ;第四节 防伪包装概述; 防伪包装主要是针对商品的销售包装,防伪包装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
1)保护作用;
2)遏制作用;
3)促进作用;
4)科学验证作用;
5)增加信任度。 ;二、防伪包装的技术要求
1、难仿制性;
2、易识别性;
3、防伪成本适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