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滴19
大家小书
史记的故事 第二讲 大禹治水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名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不在帝位,而为人臣子。
帝尧时,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着大山,吞裹着丘陵,百姓们陷人困境。帝尧下令寻找能治水的人,群臣与四方部落的首领都说鲧可以。帝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毁坏家族的人,不能任用。”部落首领们说:“在同列的人员中没有比鲧更能干的了,还望您让他试一试。”于是尧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任用鲧来治水。但治了九年,洪水也未能平息,治水没有功效。于是尧又寻找人才,得到虞舜。舜被提拔重用,后又代行天子的职权,巡视天下。他在视察中看到鲧治理洪水不像样子,就将其正法于羽山。天下人都认为舜杀鳏应该。于是舜又提拔了鲧的儿子禹,叫他继续完成鲧所没能完成的事业。
帝尧去世后,舜询问四方部落首领说:“谁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各种官职呢?”部落首领们都说:“让大禹当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舜说:“嗯,可以这样。”命令禹:“你去平定水上,要努力干好!”禹下拜叩头,想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你就赶紧上任干这件事吧。”
禹为人敏捷,做事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仁慈可亲,说话可信;发出的声音可以校定音律,躯干四肢的长短可以作为丈量的长度,各种度量衡的标准都从他身上得出;他恭敬勤勉,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人们仿效的准则。
禹与伯益、后稷奉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人夫,平治水土,顺着山势竖立标志,根据高山大川的原有走向疏导洪水。禹痛心父亲鲧的无功被杀,因而苦心劳思,在外一直干了十三年,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工夫进去。他自己吃穿简朴,但祭祖祖先神明却丰厚虔诚。他自己居住的条件很简陋,但在修渠挖沟方面却舍得花钱。他旱路坐车,水路乘船,在沼泽地上坐橇,走山路则穿一种底下有齿的鞋子。他左边挂着水准仪和墨斗,右边背着圆规和方矩,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到处奔走,划定九州的疆域,开辟九州的道路,修筑各地的湖堤,测量各地的大山。他命令伯益向民众发放稻种,让他们栽种在低洼有水的地方。又命令后稷在民众食物缺乏时发放食物。哪里缺粮食,便从粮食有余的地方向哪里调集,务使各诸侯地区的生活平均。禹根据他所巡视的各地的生产,确定各地向天子的贡赋,并确定了对各地山川开发利用的问题。
舜向上天举荐禹,让禹继承天子之位。过了十七年,舜去世。禹为舜服丧三年期满后,让天子之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了阳城。但四方的诸侯们都不愿跟着商均而去投奔禹,于是禹只好登上了天子之位,面向南方以接受各地诸侯之朝拜,禹所建立的国叫“夏后”,姓姒。
诗词鉴赏
春 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思骨肉,念朋友,怀家乡,忆旧游,往往形于梦寐。这么一件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经过诗人们的艺术处理,就会成为动人的形象,能够更深刻和真挚地表达出内心所蕴藏的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和喜爱。岑参这首诗,就是写梦而很成功的作品。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梦前之思。在深邃的洞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春回大地,风入洞房,该是春色已满人间了吧,可是深居内室的人,感到有些意外,仿佛春天是一下子出现了似的。季节的更换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动,尤其当寒冷萧索的冬天转到晴和美丽的春天的时候。面对这美好的季节,怎么能不怀念在远方的美人呢?在古代汉语中,美人这个词,含义比现代汉语宽泛。它既指男人,又指女人,既指容色美丽的人,又指品德美好的人。在本诗中,大概是指离别的爱侣,但是男是女,就无从坐实了。因为诗人既可以写自己之梦,那么,这位美人就是女性。也可以代某一女子写梦。那么,这位美人就是男性了。这是无须深究的。总之,是在春风吹拂之中,想到在湘江之滨的美人,相距既远,相会自难,所以更加思念了。 后两句写思后之梦。由于白天的怀想,所以夜眠洞房,因忆成梦。在枕上虽只片刻功夫,而在梦中却已走完去到江南(即美人所在的湘江之滨)的数千里路程了。用“片时”,正是为了和“数千里”互相对衬。这两句既写出了梦中的迷离惝恍,也暗示出平日的密意深情。换句话说,是用时间的速度和空间的广度,来显示感情的强度和深度。(宋晏几道《蝶恋花》云:“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即从此诗化出。)在醒时多年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片时就实现了,虽嫌迷离,终觉美好。谁没有这种生活经验呢?诗人在这里给予了动人的再现。 (沈祖棻)
名句世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