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资格认定管理制度
DONGGUAN EVERGREAT ELECTRONICS CO.,LTD.
东莞绿成电子有限公司
DOC NO
文件编号 : QP750R13REV/VER
版次 : A/0PAGE
页 码 : P___OF___TITLE
标题 :焊接资格认定管理制度生效日期:
2012年 月 日
COVER PAGE 封面
REVISION HISTORY 改 动 记 录
REV/VER
版/次CHANGE DESCRIPTION
版 本 更 改 摘 要EFFECTIVE DATE
生 效 日 期Remark
备 注A/0第一次发行2012年 月 日ISO SYSTEM OFFICE
ISO体系办公室SIGNATURE DATE
签署 日期
制定 :
审查 : _____________
批核 :
1.0目的
制定绿成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时,资格者认定管理制度基准。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部所有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但是,当本厂基准与客户基准不同时,优先考虑客户基准的妥当性的时候也有。
3.0 定义
在本公司从事焊接作来的人员,不是本厂焊接认定者的话,原则上是不能从事焊接作业。
及外观检查作业。
4.0 焊锡认定教育:
4.1 绿成电子厂内部焊锡认定教育 责任者:陈松林(白井工场长)
4.2 资格认定教育(分为两娄)
4.2.1 焊锡国家职业认定教育 责任者:陈松林
4.2.2 日本溶接协会焊锡外观判定士教育 责任者:陈松林(永泽)
5.0 资格认定内容
上述三种认定方式,都是指通过 1:焊锡的理论基准学科;2:焊接的实际操作考核两方面来进行认定的;先进行焊接的理论基础学科的培训考核,只有理论基准学科考试合格,才可以接受焊接的实际操作考核,两个考试都合格者,才发给相对应的资格证。
6.O 资格认定制度:
6.1 凡进入本厂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先进行新伟厂“内部焊锡认定教育的理论培训考核”,后续在一个月内再进行实际焊接操作的考核
6.2 取得“绿成电子厂内部焊锡认定教育”合格证的人员,在二个月之后,再参加“国家职业焊锡认定教育”的培训考核
6.3 凡进入本厂从事外观检查的人员,先进行“外观判定”“微型焊接基础学科”和“微型焊接检查学科”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在进行“日本熔接协会焊接外观士”的教育考核
7.0 考试顺序
7.1绿成电子厂内部焊锡教育
先进行培训,然后用指定的“考试试题进行考试”
理论考试时间:45分钟 80分以上合格(试卷见附表1)
只有通过“理论基础考试合格者”,才能进行如下的实际焊接操作考试
实际操作考试时间:30分钟,50分以上为合格,并给予3级资格称号(试卷见附表2)
但是根据成绩也会给予:二级 一级称号(资格证见表3)
二级称号者:理论成绩:85分;实际操作成绩:75分89分
一级称号者:理论成绩:90分;实际操作成绩:90分以上
8.0 焊锡技术的资格认定
8.1 焊锡国家职业认定教育
先进行培训,然后用指定的“考试试题进行考试”
理论考试内容分:三方面
8.1.1 微型焊锡技术的基础知识(附页表4)
8.1.2 稍带微型焊锡技术性专业知识(附页表5)
8.1.3 比较专业的微型焊锡技术知识(附页6)(了解)
考试时间:分别为60分钟,80分以上合格
只有通过“理论基础考试合格者”,才能进行如下的实际焊接操作考试
实际操作考试时间:40分钟,考试内容参照“绿成电子厂内部焊锡教育实际操作考核内容”,但成绩须达到75分以上。
8.2 日本溶接协会焊锡外观判定士教育
先进行培训,然后用指定考试题进行考试。
理论考试内容分三方面:
8.2.1 微型焊锡技术检查判定的基础常识(附页7)
8.2.2 稍带专业的微型焊锡检查判定知识(附页8)
8.2.3 比较专业的微型焊锡检查判定知识(附页9)(了解)
考试时间:分别为60分钟,80分以上合格。
只有通过“理论基础考试合格者”,才能进行如下的实际焊接操作外观判定考试。
实际操作外观判定考试内容分为二方面:“插件工程的判定能力”(附表十二);和“表面实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