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3.1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一、选择题
1.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
A.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
B.孝文帝热爱汉族文化
C.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排除冯太后影响,加强皇权
解析:北魏在统一北方之初,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为了摆脱危机、巩固统治,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答案:A
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均田制是指政府在掌握大量无主荒地的前提下,将土地分给流亡的农民耕种,按人口分配,不论男女,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个体农户。
答案:C
3.下列评论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
A.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B.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C.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D.农民并未从中得到实际好处
解析: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无主的荒地,可以安居乐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故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D
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租调制
C.实行俸禄制,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通过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
答案:C
5.《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答案:C
孝文帝南征
6.观察右图,与图中内容相关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颁布均田令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移风易俗
解析:493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将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答案:C
7.下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鲜卑姓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穆陆贺刘
A.鲜卑族变成汉族 B.民族矛盾消失
C.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D.中央集权加强
解析:姓氏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鲜卑族的封建化问题,故选C项。
答案:C
8.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 )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新的租调制 D.封建化政策
解析:随着封建化政策的实行,历史上强悍的鲜卑民族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但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是历史的进步。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封建化政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衰亡的路线。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二中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内容?概括说明这一改革措施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计口授田”和材料二中的“均给天下民田”归纳两者的相同之处。第(2)问中的内容可由材料二直接得出,影响应从对当时的北魏和后世两方面的影响作答。第(3)问依据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对此观点予以反驳。
参考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3)不正确。原因: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鲜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历史的进步。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1师说(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4种树郭橐驼传(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