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
PAGE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突破难点,理解述志中流露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探究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背诵,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个别抽查、轮流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本文在艺术手法方面有何特点?试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鉴赏心理作简单分析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得随意评论,即使有人认为本文手法平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各种合乎情理的评价。
教师可以出示历代文人对《归去来兮辞》的评价。
投影:
(1)“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
(2)“《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李格非)
(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
学生思考,领悟。
教师点拨:从语言、情感、用典、托物言志等方面分析即可。
谈到《归去来兮辞》的风格,教师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深入探究。
提问:请从“淡远”与“闲适”,“疏放”与“旷达”,“拙朴”与“清新”这三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本文风格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同学各抒己见,教师稍作点拨:选“淡远”“疏放”“拙朴”最为贴切。
“淡远”同“闲适”相近,都表现一种闲散、恬逸的意境。然而“淡远”比“闲适”纯净,其根源在于诗人淡泊、恬逸的情志,清静无为,乐天安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而“闲适”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满时的闲情,常笼上一层故作骄矜、雍容华贵的气派。
“疏放”同“旷达”相近,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安宁的自娱意识。“疏放”是采取超尘脱俗、安分守拙的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忘却人世的烦恼,在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旷达”往往以自我解嘲、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往往带有某种悲凉慷慨无可奈何的色彩。
“拙朴”与“清新”不同,“清新”更多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拙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
三、难点突破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既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那为什么不正视现实,去扭转乾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呢?有的学生认为正是有悲观思想的流露,才让我们觉得诗人的真实情怀,一味写田园生活的优美恬淡给人一种做作的虚假姿态,陶渊明依他的本性是不会做秀的。有的学生认为文中除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外,还有“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等句,表明诗人归隐田园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苦难的加剧,诗人始终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明确: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所以断不能说他意志消沉,消极处世。文中“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多么洒脱,多么富于诗意的生活啊。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①),是追叙和实录之作;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是想象之作。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
学生分组讨论,组员积极发言,组长作总结。然后各组由组长作代表性发言,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
甲方:我方认为本文属实录之作,理由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中,“今是”二字明确点出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在享受了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后清醒地悟到的;第二段中写归途、家门、居室、庭院,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能有如此细微的情节呢?文末“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作者正是在亲眼所见之后,方可发出如此深刻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乙方:我方认为本文属想象之作,现阐述理由如下:“归去来兮”意为“回去吧”,如果是实录之作,如此表述实为不当;文前小序称“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乙已岁十一月也。”作者自云辞作于仲冬,而辞中,“木欣欣以向荣”为春日景象,“农人告余以春及”涉春季农事,如不是想象之作,该作何解释?从全文看,作者正是借想象的归程、归舍、归园、归田来显示自己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有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
学生在关注文本的情况下作出如上理解,已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Word版含解析.docx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1师说(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4种树郭橐驼传(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4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二作文写作教程:前 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