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版)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整合提升课件.pptVIP

【优化方案】(通史版)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整合提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通史版)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整合提升课件

专题整合提升课;链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1.政治领域 (1)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 成。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 了救 亡图存的维新变法,昙花一现,很 快夭折,但 起了思想 启蒙作 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3)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 速了辛亥 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政治更为 黑暗。;2.经济领域 (1)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3)社会生活方面,西方新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不断传入,加上中国的政治运动的推动,引起了中国社会在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种种变化。维新派倡导、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进“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辛亥革命前近代铁路网格局奠定,汽车传入上海,1882年电话传入,1896年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报刊在启蒙民众方面作用重大。;3.思想领域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历史潮流;资产阶级 民主革 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形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促进了革命的进步和发展。;[针对训练] 1.下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属于图片型选择题,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 后,故选C项。;2.(2016·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 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 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属于逆向思维 选择题,解 题 时需要抓 住“解 读不正 确”。由 材 料 中的 “1895年中国”以及所学知识可知A是对材料的正确 解读; 材料介绍了在民族危机下,康有为、孙中山、张謇三个不同 代表的救国行为,但不能反映全体国人的要求,因此C、D 也是正确解读,只有B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符合题意, 故选B。;3.(2016·贵州遵义模拟)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A. 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1903-1908年民族企业年均设立公司数是21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40.5万元;辛亥革命后1913-1915年年均设立公司数是41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19.6万元。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增多,但平均资本额减少,说明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C;关联一 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典题训练] 1. (2016·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模拟)右图是 《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 “LA JEUNESSE”(青年)和“艰苦力行之 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这 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  ) ①精通法国语言文化 ②宣扬励志实干  ③宣传西方文明 ④致力于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这些思想的中心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因此③④正确;“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说明宣扬励志实干,因此②正确;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