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用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本节学习要点】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重难点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标准很多,常有: eq \x((1)根据物质的组成)eq \b\lc\{\rc\ (\a\vs4\al\co1(\x(纯净物)\b\lc\{\rc\ (\a\vs4\al\co1(单质,\x(化合物)\b\lc\{\rc\ (\a\vs4\al\co1(酸,碱,盐,氧化物)))),混合物)) eq \x((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eq \b\lc\{\rc\ (\a\vs4\al\co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eq \x((3)根据元素的存在方式)eq \b\lc\{\rc\ (\a\vs4\al\co1(单质,化合物)) eq \x((4)根据物质的溶解性)eq \b\lc\{\rc\ (\a\vs4\al\co1(难溶物质,微溶物质,可溶物质,易溶物质)) eq \x((5)根据物质的状态)eq \b\lc\{\rc\ (\a\vs4\al\co1(气体,液体,固体)) 2.一类物质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酸的其他分类: eq \x((1)按酸强弱)eq \b\lc\{\rc\ (\a\vs4\al\co1(强酸:如H2SO4、HNO3、盐酸等,弱酸:如碳酸等)) eq \x((2)按酸挥发性)eq \b\lc\{\rc\ (\a\vs4\al\co1(难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挥发性酸:如盐酸、HNO3等)) eq \x((3)按酸稳定性)eq \b\lc\{\rc\ (\a\vs4\al\co1(稳定性酸:如H2SO4等,不稳定性酸:如H2CO3等)) (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3.理清交叉分类的关系 如氧化物的分类中: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A l2O3等;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交叉分类图: 重难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常见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 nm1 n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单个高分子巨大数目分子的集合体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有的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介稳体系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 能能不能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是否有丁 达尔效应无有无能否发生 电泳现象不能能不能实例饱和NaCl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豆浆、牛奶泥浆水、Ca(OH)2的悬浊液特别提醒 (1)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同种分散质在不同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如NaCl溶于水得溶液,溶于酒精得胶体。 (2)液体分散系的稳定性质 ①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 这是因为这类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溶质)对于分散剂(溶剂)而言是可溶性的。溶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直径<1 nm)的形式自发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因为分散质粒子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粒子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或沉淀,故表现出浑浊、不稳定、不透明、不均一的外观特征。 ③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3)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 重难点三、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的分类 eq \x((1)按分散剂)eq \b\lc\{\rc\ (\a\vs4\al\co1(液溶胶 如:Fe(OH)3胶体,分散剂为液体,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烟水晶,分散剂,为固体,气溶胶 如:烟、雾、云,分散剂为气体)) eq \x((2)按分散质)eq \b\lc\{\rc\ (\a\vs4\al\co1(分子胶体 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粒子胶体 如:Fe(OH)3胶体)) 3.Fe(OH)3胶体的制备注意要点 (1)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2)向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