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山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

PAGE  PAGE 33 乐山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 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D.家用空调的功率为50W 【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电功率.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普通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与此差不多,在50cm=0.5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功率较大,在1500W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考点】声与能量.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答】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铜丝 B.玻璃 C.橡胶手套 D.塑料 【考点】导体.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塑料、玻璃、陶瓷、橡胶、干木棍、干燥的空气等. 【解答】解:A、铜丝是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符合题意. BCD、玻璃、橡胶手套、塑料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不合题意. 故选A.   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筷子在水中弯折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手的影子 D.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4)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 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C. 草叶上形成的“霜” D. 湖面上的冰化成水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 【解答】解: 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B、冰冻的衣服变干,固态的冰升华成为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不符合题意; D、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 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