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温度与园林植物.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一节 城市温度环境 第二节 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三节 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 第四节 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 城市温度环境 1.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1)热量平衡 在白天晴朗天气条件下,地面热量平衡(R)公式为: R (S+S′+Ea)-[(S+ S′)a+Ee] R (S+ S′)-[(S+ S′)a+ Ea- Ee] R (S+ S′)(1-a)-r R为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中被地面所吸收部分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2)温度变化规律 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纬度:随着纬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一般纬度每增高1度,年平均温度下降0.5-0.7度 海拔:随着海拔升高,太阳辐射增强,但是大气保温效果差,所以温度下降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5.5度。 坡向:北半球南坡土壤温度比北坡高 地形:以山谷为例,白天谷中气温较周围高 晚上则形成气温下低上高的现象 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四季变化:我国一般是春季气候温暖,昼夜长短相差不大; 夏季炎热,昼长夜短; 秋季和春季相似; 冬季则寒冷而昼短夜长。 日变化:一般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凌晨日出前,日出后气温逐渐上升,在中午13:00~14:00达最高值,以后开始持续下降,直到日出前。 昼夜温差一般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1)热岛效应 空间分布 城市特殊的下垫面贮热量大:反射率小,热容量大 城市通风不良,显热交换慢:热扩散慢、蒸腾蒸发小 城市温室效应强 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污染物,能透过太阳辐射,强烈的吸收和反射地面的长波辐射,象温室一样把大部分热能截留在大气层中,使近地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2.2城市逆温 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2.3城市局部环境的温度变化 (1)铺装地面对周围气温的影响 2.3城市局部环境的温度变化 (2)建筑物不同朝向的温度差异 2.3城市局部环境的温度变化 (3)地面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第二节 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1.温度与植物生理活动 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①促进生化反应的酶,特别是促进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酶;②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植物细胞内的溶解度;③蒸腾作用;④根系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能力。 不同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它们的三基点温度有一定差异,三基点温度是指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2.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1)温度与植物的生长:植物种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萌发。一般温带树种的种子,在0-5℃开始萌动。大多数树木种子萌动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为35-40℃,温度再高会对芽产生有害作用。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生态系统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植物的净生产能力(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部分),Lieth曾提出温度和净初级生产力模型,认为对植物生产力而言,最适温度为15-25℃,与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基本一致。 光合作用速率除受光照强度影响外,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制约。温度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温带树木光合作用的温度范围一般在-5℃-35℃之间,最适温度为15℃-25℃之间。 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 (2)温度与植物发育 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 :低温才能开花或增强开花能力的作用 天仙子 甘蓝 月见草 苹果 梨 桃 塔杨等 3.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使生物开始受害的最低温度 (一)低温危害 使生物体内结冰,蛋白质变性,使生物代谢缓慢生长发育受阻 冷害/寒害 cold damage/injury :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下受害或死亡 eg.丁子香6.1℃ 、轻木5 ℃ 、热带鱼10℃ 冻害 frost damage/injure :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形成冰晶而造成的伤害 霜害 frostbite 早霜——未及时休眠的植物,南种北引;晚霜——过早萌发的植物,北种南引 冻举/冻拔 frost heaving ——土壤结冰时体积膨胀,连同植物一起抬升,气温回升后土壤回落而植物根系外露 苗木 冻裂 frost-split/crack/cleft ——白天太阳直射树干,夜晚气温迅速下降,由于木材导热慢造成树干西南侧内热胀外冷缩的玄向拉力,使树干纵向开裂 生理干旱 physiological drought ——冬季或早春土壤结冰,使植物根系不能活动。当气温回升时地上部分开始蒸腾失水,从而使植物失水干枯和死亡 高温危害 蛋白质变性——干切、皮灼 有毒物生成——含氮化合物合成受阻 饥饿现象——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蒸腾失水——水分平衡失调、萎蔫 b 缩短城市冬季积雪、冻土时间,延长植物生长季,花期提早 5.温度与植物的分布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