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2010-2011年城镇化率预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我国2010-2011年城镇化率预测.doc

 PAGE - 5 - 对我国2010-2011年城镇化率的预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现如今,城市化已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我国的城镇化率也在逐年增长。本文通过简单讲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主要根据1990-2009年的全国城镇人口比重的数据,运用合理的经济预测方法,预测了2010-2011年我国的全国城镇人口比重,最后分析了推动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率逐年增加的原因。 关键字:城市化 指数平滑法 城镇人口 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我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建国初期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 年的28 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 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 年的8 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79个百分点,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985~2000 的15 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51 个百分点。进入21 世纪,国家通过户籍改革,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等,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6.59%,9年间提高了8.97个百分点。 根据1990-2009年的全国城镇人口比重的数据,预测2010-2011年的城市化率 用指数平滑预测法(二次指数平滑)预测2010-2011年的城市化率 年份 数值全国人口比重 Yt %St(1)St(2)abY %相对误差1990126.4126.41 26.41 26.41 0.00 1991226.9426.46 26.42 26.51 0.01 26.41 1.97%1992327.4626.56 26.43 26.70 0.01 26.52 3.42%1993427.9926.71 26.46 26.95 0.03 26.74 4.47%1994528.5126.89 26.50 27.27 0.04 27.06 5.07%1995629.0427.10 26.56 27.64 0.06 27.49 5.35%1996730.4827.44 26.65 28.23 0.09 28.00 8.13%1997831.9127.89 26.77 29.00 0.12 28.85 9.61%1998933.3528.43 26.94 29.93 0.17 29.99 10.07%19991034.7829.07 27.15 30.98 0.21 31.42 9.66%20001136.2229.78 27.41 32.15 0.26 33.11 8.58%20011237.6630.57 27.73 33.41 0.32 35.05 6.94%20021339.0931.42 28.10 34.75 0.37 37.20 4.84%20031440.5332.33 28.52 36.14 0.42 39.55 2.43%20041541.7633.28 29.00 37.55 0.48 42.07 0.75%20051642.9934.25 29.52 38.97 0.52 44.68 3.94%20061743.935.21 30.09 40.33 0.57 47.37 7.91%20071844.9436.19 30.70 41.67 0.61 50.01 11.27%20081945.6837.13 31.34 42.92 0.64 52.64 15.23%20092046.5938.08 32.02 44.14 0.67 55.15 18.37%201021平均相对误差7.26%a=0.157.61  指数平滑法的原理:利用对时间数列由近及远的逐步衰减的加权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的基本算法是:St(1)=a*Yt+(1-a)*St-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