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格式塔心理学解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冯特的心理学和构造主义相对立。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译音,其含义是整体、形式和结构等等(其英文词是configuration)。格式塔心理学反对心理学中的元素主义,认为心理元素的分析并不能使我们了解整体的心理现象,所以它主张以整体的观点来描述意识与行为。;为了了解格式塔心理学与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的不同,我们首先来读一段假想的对话,主持实验的心理学家请你描述你在桌上看到的东西。你回答说: “一本书。” “是的,当然是本书,”他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你是什么意思, ‘我究竟看到了什么?’”你困惑不解地问道,“我告诉你我看到了一本书,书不大,有一个红色的封面。” 这位心理学家坚持问道,“你真正知觉到的是什么?尽可能精确地描绘给我听。” ;实验者变得有点不耐烦了。“是的,它是一本书,没有人给你开玩笑。我只是想让你精确地描绘你看到的东西,既不要添加什么,也不要减少什么。” 现在你的猜疑更大了。“好吧,”你回答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书的封面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暗红的四边形。” “对!”他高兴地说,“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看到暗红色,还有呢?” “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在那下面有另一同样暗红色的细线。在细线下面,我看见桌子----”他向后退了一点,“在它周围,我看见一些闪烁着淡褐色的杂色条纹,这些条纹大致是平行的。”;“很好,很好,”他对你的合作表示感谢。 当你站在那里看着桌上的那本书时,你为这个固执的家伙让你做出这样的分析而感到难堪。他使得你如此地谨慎,以至于你都不敢确定你真正看到了什么和你认为你看到了什么……由于你的谨慎,你开始用感觉这类术语谈论起你看到的东西,而在刚才,你十分确定桌上放着的就是一本书。;你的沉思突然被一位心理学家的出现而打断,这位心理学家看起来有点象威廉·冯特。“谢谢你,你帮助我们再次确证了知觉理论。你已经证明,”他说道,“你看到的书不过是元素性感觉的复合。当你力图精确、细致地告诉我们你真正看到的东西时,你必须说出那块颜色、而不是物体。色觉是最基本的,且每一视觉对象都可以还原到这样的感觉。你对书的知觉是由这样的感觉构成的,就像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一样。”;这段简短的谈话显然一场战斗开始的信号。“胡说!”一个声音从大厅的另一头喊道。“简直是胡说! 任何一个呆子都知道书是最初的、直接的、立即的和不容质疑的知觉事实!”你看到发出这声喊叫而向你走来的这位心理学家有点象威廉·詹姆斯,但是他似乎带点德国口音。你不敢肯定他的脸是否由于愤怒而涨得通红。“你一直在谈论的这种把知觉还原为感觉的方法只不过是一种智力游戏。物体并不是一束感觉。任何人在应该看到书的地方,却看到了一块一块的暗红色,那么他肯定有病!”;当这场争斗开始进入高潮时,你轻轻地带上门溜走了。你已经得到了你所需要的解释,即有两种态度和两种不同的方法,他们对感觉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冯特的方法是砖瓦灰泥的心理学,也就是说,元素(砖)通过联想的灰泥而组合到一起。他们认为,当我们从窗户向外看去,我们真正看到的是树木和天空,而不是看到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的感觉元素,如亮度、色调等等。我们看到的是书,而不是形状和颜色。知觉大于眼睛看到的东西。换言之,我们的知觉超越了感觉元素。;一、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先驱;;;;第四,19世纪末期,随着人们对“力场”(fields of force)概念的承认与接受,物理学已经变得不那么原子主义了。力场指的是由诸如电流这样的力线(lines of force)贯穿于其间的区域或空间。 经典的例子是“磁力”。 光和电的活动方式也被认为是同样的。这些力场被认为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粒子效应的总和。;;似动现象是一种运动知觉。20世纪初期,心理学对运动知觉的研究进展极为缓慢。原因是当时的心理学家皆以感觉的组合解释知觉,而由于运动知觉涉及一系列感觉,很难把运动知觉分析为感觉成分。 1910年,惠特海默在火车上的旅途中突然想到了一种研究视觉的运动知觉的方法。他请了考夫卡和苛勒作被试,开始了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 惠特海默是以速示器来做实验的。这种速示器可控制不同的时间间隔,把两条角度不同的光亮的直线投射到黑色的背景上。他发现,如果这两条直线投射的时间间隔超过200豪秒,被试看到的是两条相继出现的直线,没有运动感觉的出现;如果时间间隔为小于30豪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直线,也没有运动感觉的出现;但是,如果两条光线的时间间隔为60豪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一条光线向另一条光线移动,亦即出现了光线的似动现象。 ; 似动现象是人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却存在着争论。一种解释认为似动现象是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