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道路线形设计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曲线超高 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1)当超高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 路面要由双向倾斜的路拱形式过渡到具有单向倾斜的超高形式,外侧行车道及其路肩绕中线旋转逐渐抬高,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3)《规范》推荐公式: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绕路面中线旋转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绕路面中线旋转 结 论 4计算各桩号的切线高程 转坡点高程- i1(转坡点桩号-计算点桩号) 起点:500-67.5×0.05 496.63 500-(200-140)×0.05 497 500-(200-160)×0.05 498 500-(220-200)×0.04 498.4 5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 凸型竖曲线设计高程 切线高程-y 例:某山岭区二级公路,转坡点高程140.28米,桩号K 10+240,i1 -0.04,i2 0.03,在K 10+240处有一石拱涵,涵顶标高为140.60米,要求涵顶填土至少0.5米,设计该竖曲线。 解:1 选定竖曲线半径: 依外距确定: E≥140.60-140.28+0.5 0.82米 又依规范知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是450米,因此取R 1500米。 可满足填土要求。 2 其余计算同上例。 六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和竖曲线设计,采用选线、定线和室内设计的方法。 一) 纵断面设计方法: 1 准备工作: 熟悉《标准》及设计任务书中有关纵坡的规定。 根据外业资料,填注纵断面图中的土壤地质、里程桩号、地面高程、直线与平曲线、绘制地面线、标注桥涵位置、结构类型、孔径、水准点位置、高程等内容。 2 标注控制点: (1)设计高程: ①沿河及受水淹没的路段。 ②大中桥桥头引道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米以上。 ③平面交叉处,路基设计标高:铁路以轨顶高程为设计标高。 ④小桥涵附近的路基,高出桥涵前雍水水位0.5米以上。 ⑤立体交叉:与铁路交叉执行铁路有关规定,与公路交叉净空要求,与管线应大于6米。 ⑵其它高程控制点: ①路线起终点。 ②大中桥位。 ③越岭垭口。 ④河流水位。 ⑤不良地质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 ⑥隧道进出口。 ⑦城镇、居民点等的必须和不必须通过点。 ⑶不同地形: ①平原微丘区: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 ②丘陵区:土石方平衡。 ③山岭区:考虑纵坡、坡长、土石方平衡。 ④经济点:当路线通过该点时,路基填挖方基本平衡。 3 试坡: 试坡:依标准及其它因素,在纵断上试定出若干坡线,经反复比较选出符合技术标准、满足多数控制点、工程量最省的坡线为试定坡线。 4 调坡:调坡时需注意: ①便于施工,变坡点设在10米桩上。 ②大中桥上不宜设竖曲线。 ③小桥涵处的竖曲线应平顺。 ④回头曲线处不宜设竖曲线。 ⑤交叉口处衔接的纵坡应小于3%。 5 核对:高填、深挖路段的高度。 6定坡。 7竖曲线设计。 8 标高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标高、施工标高。 二) 纵断面图绘制: 纵坐标:垂直高程。横坐标:水平距离。纵坐标比例 10横坐标。即: 水平:1:2000或1:5000;垂直为1:200或1:500 。 练习: 有一条二级路,V 60Km/h,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500米,某转坡点高程为139.28m。桩号K6+210m,i1 -4%,i2 3%,在K10+240m处设一涵洞,涵洞顶标高为140.60m,要求涵洞顶填土至少0.5m,设计此竖曲线。 作业: 1确定竖曲线半径应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2 竖曲线设计步骤是什么? 3 什么是合成坡度、平均纵坡、最大纵坡、最小纵坡。 4 缓和坡的定义及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5限制最大、最小坡长的目的是什么? 6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本次授课的目的、重点 、难点 目的要求: 通过该次课的学习,学生应重点掌握:锯齿形街沟的概念、实际设计过程。平、纵线形的配合原则。熟悉锯齿形街沟的设置条件和方法。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桥梁隧道的线形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锯齿形街沟的概念及实际设计过程。平、纵线形的配合原则。锯齿形街沟的设置条件和方法。 难点:锯齿形街沟实际设计过程。 §4-5 城市道路的锯齿形街沟 一 设置锯齿形街沟的条件:当城市道路纵坡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 二 街沟: 指露出路面部分的侧缘石与路面边缘或平石,作为城市道路排水的三角形沟。 街沟 街沟 三 街沟设置方法: 1 是保持侧石顶面线与路中心线平行(即两者纵坡相等)的条件下,交替地改变侧石顶面线与平石(或路面)之间的高度,即交替地改变侧石外露于路面的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