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子泵抑制剂;目录;1、胃食管反流病
1.1、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口腔
(包括喉部) 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 。
1.2、症状:
① 烧心;
② 反流 ;
③ 不典型症状:胸痛、 上腹痛、 上腹部烧灼感、 嗳气、 胸
骨后痛、 早饱、 腹胀、 恶心。;2、消化性溃疡病
2.1、定义: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
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其中以胃、十
二指肠为最常见。
2.2、症状:
① 中上腹痛(胃溃疡的腹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左右,而十 二指肠溃疡则常发生在空腹时);
② 反酸 ;
③ 非特异性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厌食、纳差、腹胀。;3、流行病学
3.1、 GERD :
西欧及北美 GERD 的发病率为 10%-20%,南美约为10%
。而亚洲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显示,GERD 的发病率从1994年的
5.5%上升为 1999 年的 10.5%。
3.2、消化性溃疡病: ① 10%;
② 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资料
显示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
③ 20-50岁;男:女性(2-5:1),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3:1)。 ;4、病因与发病机制
4.1、 GERD :
胃内容物返流。
4.2、消化性溃疡病: ① 胃酸分泌异常;
② H. pylori感染; ③ NSAID和阿司匹林;
④ 其他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抗凝药; ⑤ 吸烟、饮食因素、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与心
理因素。
;
5、治疗
5.1、 GERD :
① 生活方式的干预:减肥、 抬高床头、 戒烟 / 酒、 避免夜餐、
停止进食可能促进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
橘子、西红柿、高脂食物);
② 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 H2RA)和 质子泵抑制剂(PPI);
③ 手术。
;5、治疗
5.2、消化性溃疡病:
① 一般治疗:注意饮食、休息等。
② 抑酸治疗:抗酸剂、 H2RA、PPI,PPI是首选的药物;
③ 根除H. pylori。
;
1、定义及作用机制:
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减弱胃液消化作
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
症。
为无机弱碱性物质,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
解胃壁蛋白的能力,减弱或解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
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2、分类:
2.1、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
2.2、非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
镁等 。
;3、剂型及给药频度:
液态或粉剂抗酸药较片剂有效,若用片剂,应在咽下前嚼
碎。应用抗酸药中和胃酸时,应注意增加投药的频度,不能依
靠增加药物的剂量,一般每次饭后1小时和3小时及睡前各1次
,一日共服7次为宜,抗酸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4、理想的抗酸药应具备的特点:
中和胃酸的作用强大而持久,使胃内容物的pH维持在4以上
,此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大部分停止;
与胃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
不引起便秘和腹泻。
抗酸药种类虽多,但若以上述标准去衡量,没有一个臻于理想。
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抗酸药时除了考虑其价格和是否适口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不良反应。
;药物名称;1、H2受体阻断剂( H2 RA)
1.1、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竞争性拮抗H2受体,能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
M胆碱受体激动剂所引起的胃酸分泌。
1.2、代表药物:
第一代:西米替丁;
第二代:雷尼替丁 ;
第三代: 尼扎替丁、法莫替丁。
;1.3、适应症: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胃肠吻合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炎引起的出血。
1.4、体内过程:
生物利用度降为50%-60%。消除t1/2尼扎替丁为1.3小时,
其他药为2-3小时。大部分药物以原形经肾排出,但肝功能
不良者雷尼替丁半衰期明显延长。
;1.5、不良反应:
发生较少,尤其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长期服
用耐受良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