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第四节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资料.ppt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第四节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第四节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资料

第四节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知识概述】   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1.比喻的结构和作用;2.比喻的种类 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1.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包括拟人与拟物两种。拟人是把物当人来写,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物是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3.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4.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  三、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1.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者的相关点。;  2.借代的注意点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2)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     3.借代的作用   (1)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2)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借代与借喻的异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四、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1.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2.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3.夸张的注意点   (1)夸而有据,夸而有节。   (2)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3)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     (4)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     (5)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  五、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1.对偶的种类   (1)按内容   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②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按形式   ①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②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3)按结构   ①成分对偶:句中的某些成分构成对偶关系。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啬丽彩。(加粗部分构成对偶)   ②句子对偶:上下两句整句构成对偶关系。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对偶的作用   (1)便于吟咏,易于记忆;(2)用于诗词,有音乐美;(3)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六、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1.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