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8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细菌是最多见的病原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可引起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 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根据病史,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6周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过去临床中研究的尿路感染,多指一般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L-型细菌、真菌、寄生虫尿路感染以及男性、小儿、妊娠期、慢性肾衰并发的尿路感染等特殊的尿路感染有了新的认识。本书对这些特殊尿路感染的研究概况及进展也作了一一介绍。 对尿路感染的临床分类有哪些新的主张? 多少年来,尿路感染的分类皆以解剖学位置及患病时间的长短为根据,诸如急性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等,这种分类显然不能提供病因或给治疗以指导。又因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各学者又为同一病变予以不同的名称,于是,在文献上用词显得混乱。为便于各学者对菌尿症的研究及为使各种命名更明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于1979年特设一委员会,责成其为各种尿路感染统一命名。虽为命名,实亦有分类的作用。该委员会不主张用“无症状性菌尿”;也不用“急性膀胱炎”,而代之以“尿频尿痛综合征”,但又采用“细菌性膀胱炎”一词;以“无菌性膀胱炎”代替“尿道综合征”;不主张用“慢性肾盂肾炎”,而用“慢性间质性肾炎”。因该方案亦以尿细菌数大于105/毫升为根据,对此仍有不同意见。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建议下列分类:无合并症感染;有合并症感染;复发性感染。有合并症感染至为重要,感染常较严重且不易为药物所控制,患者常并发有梗阻性病变或异物、结石、尿路管腔狭窄、神经原性膀胱、膀胱输尿管逆流、不同部位的憩室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在这类病人,必须有系统的尿路检查。合并症不除,感染难以消失。复发性感染又可分为二种:一为“再犯”(relapse),于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不久症状又再出现,病原菌仍为前次发作的细菌;另一为“重新感染”(reinfection),本次感染为另一不同细菌所致。关于这二个概念应早日有合适的名词区别之,不宜以“复发”一词概括二者。 Stamey早在1975年曾建议将尿路感染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次感染:时常可在门诊治疗,常不能发现其发病原因。一般说来,约有1/4的病人日后将复发。 未消退细菌尿:细菌尿不能消退说明治疗不充分。其原因有:细菌有抗药能力,于治疗过程中产生突变菌种;感染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所致,初诊时未发现,治疗后始发现尚有其它细菌;于治疗过程中另一细菌入侵。 固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