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熨敷中药疗法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适应症
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足底痛,阳痿,痛经。
三、穴位的选择:
颈椎病(痹证)主穴: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配穴:肩井、肩髃、曲池、外关、中渚、合谷、后溪、百会
落枕(痹证、项强)主穴:风池、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配穴:落枕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颈夹脊、外关
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主穴:肩髃、肩贞、臂臑、肩髎、阿是穴;配穴:曲池、天宗、外关、合谷、条口、肩井、中渚、承山、臑俞
肱骨外上髁炎(肘痛、肘劳、伤筋)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
急性腰扭伤(闪腰)主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后溪、委中、腰痛(手针)、人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腰痛)主穴:相应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中、昆仑、阿是穴(压痛点);配穴:腰阳关、志室、殷门、风市、阴陵泉、三阴交、命门、八髎
足底痛(跟痛)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配穴:太溪、昆仑、申脉、照海、仆参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历节风)主穴:大椎、至阳、夹脊、脾俞、肾俞、命门、曲池、外关、足三里;配穴:肩髃、肩髎、尺泽、少海、阳溪、阳谷、阳池、大陵、八邪、四缝、环跳、秩边、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解溪、昆仑、八风、
阳痿(阴痿)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太冲、配穴: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命门、中极、膀胱俞、阴陵泉、八醪
痛经(少腹痛)主穴: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次髎; 配穴: 水道, 大赫,地机,太冲, 归来, 脾俞, 血诲, 肝俞,肾俞, 命门
每次取穴4-6个。
四、药物的选择
1基础方:川乌、草乌、芒硝、生栀子、生大黄、冰片、葛根、赤芍、丹皮、延胡索
2血瘀为主者:加当归、红花、川芎
3风湿为主者:加威灵仙、羌活、白芷
4脾肾阳虚者:加川椒、肉桂
根据中医的辩证,属血瘀者1+2,属风湿者1+3,属脾肾阳虚者1+4,
五、操作步骤
1、药物制备及准备:
1)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2)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3)将上诉的药粉与等份的酒精、蜂蜜、甘油充分的混合,备用。
4)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5)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6)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7)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2、施术方法
1)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2)敷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
3)填法:
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4)熨贴法: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3、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12-24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4、疗程 连续贴敷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为一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5、疗效观察
1、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肢体的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原有的症状减轻,肢体的功能较前好转明显。
3、未愈:原有的症状无改善。
六、注意事项 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穴位作为治疗区域,选好、选准穴位十分重要。敷贴穴位在选择时,除了和其他刺灸疗法一样,据症情予以最佳处方外,还应注意,穴位不可选得过多以及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以避免贴时容易脱落。其次,穴区要选准,尽量采用体表标志。在敷贴时,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分别要求患者保持平卧、正坐、俯首、平肩等正确姿势,使之能敷贴稳妥,防止药物流失。 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 在药物敷贴之前,穴区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消毒。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尽管穴位敷贴的药物对皮肤刺激性很小或其他不良反应(局部灼伤、起泡)穴区消毒搞好,可以避免感染;二是穴区清洁后,敷贴多较牢固,不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凡局部穴区有感染或被损,不宜贴敷;如贴敷后出现过敏反应者,应查清原因,如系药物所致,宜停用此类药物;如为胶布所致,可改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