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解析
201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6.(2015?北京)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
A.AB.BC.CD.D
考点:真题集萃;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析:化学反应的根本标志是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题中火药使用、粮食酿酒以及铁的冶炼都发生化学变化,而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解答:解:A.火药使用涉及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选;
B.粮食酿酒为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选;
C.转轮排字为印刷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故C选;
D.铁的冶炼涉及3CO+Fe2O32Fe+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选.
故选C.点评:本题为2015年北京考题,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7.(2015?北京)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则酸性:H2SO4>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选;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选;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选;
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选.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与应用,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8.(2015?北京)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考点:氮的固定;分析:A.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合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B.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
C.根据氮循环中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氮的氧化物,氧元素参与,转化为铵盐,氢元素参加.解答:解: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
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
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2015?北京)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考点: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不存在C O的断键过程,故B错误;
C.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CO2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化学考试失分分析及答题策略.ppt
- 2015地理水平考试复习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_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t
- 2015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二轮专题专讲训练:第15讲+动量守恒定律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含答案解析).docx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高考备考策略:策略四 考前回扣 巧记主干.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t
-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课件:8 专题2 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气体》.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篇:专题20.doc
-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专题八第3课时原子物理和动量.doc
- 2015届高考物理专题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有答案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