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新催化材料(介绍后半部分,前半部分自学).ppt

chapter13-新催化材料(介绍后半部分,前半部分自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13-新催化材料(介绍后半部分,前半部分自学)

第13章 新催化材料;第13章 新催化材料;;1.2 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催化性能;1.3 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合成方法;4)利用高比表面的载体加以负载: 碳化物:Mo(CO)6/Al2O3 → Mo2C/Al2O3 氮化物:TiO2/SiO2 + NH3 → TiN/SiO2 5)金属氧化物蒸气同固体碳反应: 碳化物:V2O5(g) + C → VC + CO 6)液相方法 碳化物:MoCl4(THF)2 + LiB(Et)3H → Mo2C 氮化物:[(Me)3SiN]3La + NH3 → LaN ;;1.4 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氮化物在催化中的应用举例;2、吡啶在Mo2N上的加氢脱氮反应;3、Mo2C(hcp)和Mo2C(fcc)两种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4、Mo2C(hcp)和Mo2C(fcc)上C2H6氢解反应;;;二、非晶态合金催化剂;2.2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催化中的应用;反应机理:LH机理 ;2、NiB/SiO2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2)环戊二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N2作为热导介质在一定范围对催化反应影响不大,表明非晶态NiB/SiO2是理想的环戊二烯??加氢催化剂。;3、CO氧化反应;三、不对称(手性)合成催化剂;3.2 手性化合物的制备;3.4 不对称合成的催化剂;2、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的配体;D10P配体;四氢异喹啉;2、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3、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3.6 手性配合物的固载化;四、纳米催化材料;3、量子尺寸效应:粒子颗粒小到一定数值时,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有准连续能级转变为分立能级的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4.3 纳米粒子的制备;4.4 纳米粒子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2、纳米级分子筛;3、纳米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4、纳米级NiO催化剂;5、纳米级杂多酸催化剂H3PW12O40/SiO2;6、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在光催化中的作用;;Nanoparticles/thin oxide film/metal substrate model catalysts---case 1. Au/TiO2(110);Goodman et al. Science 306 (2004) 252;Structure-controllable nanoparticles catalysts---case 1. shape effect of Pt NCs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Tian Sun et al. Science 316 (2007) 732;Structure-controllable nanoparticles catalysts---case 2. catalysis by confined nanoparticles;Pan Bao et al. Nat. Mater. 6 (2007) 507;Structure-controllable nanoparticles catalysts---case 3. shape effect of oxides on catalysis;五、介孔分子筛 ;Davis等提出的MCM41形成机理:无序的表面活性剂棒状胶束首先与硅酸盐物种作用,围绕着棒状胶束外表面形成两三层氧化硅层,然后自发的聚集成有序的六方结构,在无机物缩聚到一定程度后就生成了MCM-41物相。;;Stucky等提出的MCM41形成机理:无机物与表面活性剂在形成液晶相之前即可协同生成三维有序结构。多聚的硅酸盐阴离子与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在界面区域的硅酸根聚合改变了无机层的电荷密度,使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长链之间相互接近,而无机物和有机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电荷匹配控制整体的排列方式。随着反应的进行,无机层的电荷密度将发生变化,整个无机和有机组成固相也随之改变,最终的物相有反应进行的程度来决定。这个机理具有一定普适性。;;2、影响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因素和无机-有机物种的作用;Stucky等人认为无机与有机物种的相互作用是合成介孔分子筛的关键。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S+I-作用,如在碱性溶液中,氧化硅物种是低聚的硅酸根阴离子I-,使用表面活性剂阳离子S+能使I-有序化,形成介孔材料;S-I+作用,阳离子聚合的无机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S+X-I+/S-X+I-作用,带同种电荷的无机离子和表面活性剂离子通过同时与带相反电荷的X作用来实现相互作用,一般发生在强酸性介质的合成中;S0I0作用,用中性的表面活性剂来合成各种氧化物形式的介孔材料等;S-I共价键作用。;5.2 介孔分子筛的组成、结构和表征分析;多晶X-射线衍射:晶相的指认、晶体属性的分析; 电镜:探测介孔分子筛的形貌、晶体和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