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素辩证歌诀技术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辨证总诀 病证诊断两大类, 二者相关又有异。 病乃全程基本律, 重在特殊因症机。 证为整体反应态, 邪正因果现时期。 语释: 病名、证名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二者均属诊断, 但认识角度有所不同。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 律所作的病理概括, 突出病变的特殊病因、病机、病候与全 过程的演变规律。 证是对疾病某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 态所作的病理概括, 突出现阶段邪正相争的整体反应状态。 辨证论治是特点, 临床诊疗显优势。 辨证要以症为据, 从症辨证不能易。 信息必须全而准, 理论指导为根基。 语释: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 对于复杂性、 多因素、疑难性疾病的诊疗, 灵活实现个体化诊疗, 对于亚 健康状态的处理等方面, 有明显的优势。辨证必须遵循 / 以症为据, 从症辨证 的原则, 而不能先定证型, 再套症 状。病理信息的全面、完整、准确、规范, 是辨证的基础。按 中医学???论进行分析, 才能准确辨证。 以往辨证有八法, 不同时代医家立。 八纲辨证分阴阳, 寒热虚实及表里。 六淫虫疫辨病因, 气血津液乱正气。 语释: 以往已形成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 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等 8种辨证方法, 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医家创立的。八 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 用表里区分病位, 用寒热虚实归类病 变的性质, 而阴阳为归类的总纲。辨风、寒、暑、湿、燥、火, 以及疫毒、虫积等, 称为病因辨证。气、血、阴、阳、津液虚, 气滞、血瘀、痰饮等, 主要指正气的亏虚或紊乱, 称气血津液 辨证。 三阳三阴称六经, 创于东汉仲景师。 卫气营血四层次, 诊治温病叶天士。 鞠通类证列三焦, 经络辨证内经始。 语释: 东汉张仲景将/ 伤寒类 疾病的演变, 归纳为太 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 证等 6类证候, 称为六经辨证。清代叶天士将外感温热病 的演变, 区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4个层次和 阶段。清代吴鞠通又综合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的内 容, 将外感病变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三大类。经络辨证是创始于 5内经 6的一种辨别经络及其所系 脏腑病变的辨证方法。 八法相关不可离, 角度侧重不同已。 诸法内容相整合, 实质均在辨性位, 把握位性为关键, 证素辨证新体系。 语释: 八种辨证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对病情进行辨别归 类, 相互间密切相关而不能分离。整合各种辨证方法的实 质内容, 主要是辨病位与辨病性。把握辨病位、辨病性这个 关键, 可以形成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2 证素内容歌诀 脑心肺脾肝肾胞, 膈胃胆小大膀少, 男子精室亦病位, 肌肤筋骨络半表。 语释: 通用病位证素有心神 [脑 ]、心、肺、脾、肝、肾、胞 宫、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胸膈、少腹。病位还有男子的 精室, 形体组织的肌肤、筋骨、经络、表、半表半里。 五官骨伤专科病, 眼耳口鼻齿喉窍。 六经卫气及三焦, 证类演变异名标。 语释: 五官科、骨伤科等还有专科病位, 有眼、耳、口、 鼻、齿、咽喉等。六经辨证将伤寒类病变归纳为 6类, 卫气 营血辨证将温热病归纳为 4类, 三焦辨证更只归纳为 3类, 因此, 太阳病证、气分证、下焦病证等, 显然属于类证概念。 同时, 这些辨证方法是提示一类病变全过程的演变规律, 而 不只是现阶段的具体证。太阳伤寒、阳明腑实、血分证等具 体证名, 与由证素组合成的证型, 只是称谓有别而实质相 同。 语释: 病位证素心神 [脑 ], 主要指意识思维等精神活 动失常的证候, 以神志错乱 ( 癫 ) 或狂乱、痴呆、突然昏 神昏等症为主要表现。多因痰湿、火热、瘀血闭扰心窍 [心 神 ], 可见言謇、蒙眬、头晕、头痛、脑鸣等症。健忘、失眠、 多梦等症, 多因阴虚、气虚、血虚而导致心神不宁。 病位心辨证诀: 心痛悸慌病心中, 心火炎舌疮衄痛。 心大喘闷唇舌紫, 促结代脉及怔忡。 语释: 心病证候以心痛、心悸、心慌为主要表现, 心火上 炎常见舌疮、舌衄、舌痛等症。心界扩大、气喘、胸闷, 唇舌 紫黯, 为心阳气虚血瘀之征, 促、结、代脉, 怔忡, 均为心病的 特征证候。 病位肺辨证诀: 病位在肺必咳嗽, 吐痰胸闷息短促。 风寒燥热易犯肺, 哮鸣罗音痰饮留。 咽喉痒痛或咯血, 鼻煽流涕及鼻衄。 虚乃阴亏气不足, 自汗易感卫表疏。 语释: 咳嗽为病位在肺的必有症。吐痰、胸闷、气喘、气 短为肺病的常见症。风、寒、燥、热等外邪容易犯肺, 哮鸣 音、肺部干湿罗音, 多为痰饮停肺所致。咽痛、喉痒、咯血、 鼻翼煸动、流涕、鼻衄等症, 其病位亦常与肺有关。肺的虚 证主要为气虚和阴虚, 自汗、恶风、容易感冒等症, 是肺虚卫 表疏松的表现。 病位脾辨证诀: 脾病气虚与湿困, 腹胀隐痛食不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