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子一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子二 舒尔茨和哈比森的两段话;提出的问题;第三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人力资源;1.1 什么是人力资源;1.2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1.2.1亚当·斯密(A.Smith);1.2.2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主要贡献;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1);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2);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1);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2);1.3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1.4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4.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1.4.2 亚洲“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1.4.2 亚洲“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续);1.4.3 结论;1.5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续);第二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2.1 世界人口的增加(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2.2.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2.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2.3 人口转变;2.3.1 何为人口转变;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日本人口动态(1945-1995);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2.3.2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1)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2);2.3.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2.4 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未来;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增减(%);中国人口变迁(前2140-紀元1750);中国人口变迁(1700-1995年);中国五次人口普查(1);中国五次人口普查(2);中国人口未来的低位值预测(万人);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万人);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2.5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5.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1);2.5.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2);2.5.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1);2.5.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2);2.5.3库兹涅茨等人的结论:较快的人口增长与较慢的经济增长无关;2.5.4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6 发展中国家的人??战略 ;2.6.1 具体的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措施;2.7人口生育的微观理论模型;2.7.1 生育理论;(1)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家庭收入水平与对孩子的需求增加,这种正向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孩子的价格不变。如果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没能力养育更多的孩子。
②父母的生育观不变。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同时增加,父母的生育观也会变化。这必然产生以孩子的质量代替孩子的数量的趋势。
因此,收入增加会引起对孩子需求的增加是一个与现实不符的假设。;2.7.2 生育理论的应用;(2)发展中国家情形完全不同;(3)人口出生率的微观理论模型表明;第三节 就业与经济发展;3.1 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1.1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归属与爱的需要 :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鲁宾逊遇到海难,独自来到一个小岛上时,他做了些什么?
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如古代科举考试的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落榜的张继写《枫桥夜泊》。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如熊彼特的企业家“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 ” ;3.2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3.2.1 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3.2.2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3.2.3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2.4 中国的失业状况;城镇失业人数估计(1993—2000)(单位:万人);城镇失业率不同口径估计(单位:%);各省的城镇实际失业人数(1999年);各省的城镇实际失业率估计值(1999年);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3.3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足的种类;劳动力的闲置;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劳动力的低效利用;3.4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3.4.1发达国家的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3.4.2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遇到挫折;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