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尔凯郭尔;
;;生平著作;1838年父亲去世 ,不久后出版《来自一个生者的手稿》
1940年7月获得神学学士学位,9月与雷吉娜订婚
1941年开始进修牧师的训练课程,并开始撰写硕士论文,退婚,《论反讽的概念——对苏格拉底的反省》
同年,去柏林进修谢林开设的一门课程
;假名写作时期:
1842年回到哥本哈根完成《非此即彼》(1843)
八个月后《重复》、《恐惧与颤栗》出版
1844年出版《哲学片段》和《焦虑的概念》
1845《人生道路的各个阶段》
1846《最后的非科学(学术)附言》
《十八训导书》
《海盗》事件;基督教时期:
《文学评论》(1846)、
《不同精神的训导书》和《爱之作》(1847)
《基督教论辩》(1848)
《致死的疾病》(1849)
《基督教训练》(1850)
1855年10月2日昏倒在街上,被送往弗里德烈医院。11月11日晚九时逝世。
;一、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哲学;1,对黑格尔的批判
1)个体的存在VS抽象的整体
哲学首先是个人生命的追求,真理必须与个人生命有关才有意义。
《哲学片段》(反讽的、隐晦的风格):“真理在何种程度上是可学习的?”
《附言》:“是否有一个永恒幸福的历史出发点;永恒幸福 能否建立在某种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客观真理VS主观真理
基督教的真理必须在信徒对上帝的关系中才能找到。真理的本质是主观性、内在性。
;2)“片段的哲学”VS“体系的哲学”
Either /Or:一个生活的片段(克利马克斯)
假名写作的意义:
把选择和评判的权利交给作为个体的读者; 实现哲学思考的重心和视角的转换。
原因:对生存问题的关注,人与“上帝”之间的绝对差别。
“一个逻辑的体系是可能的”,一个“生存的体系是不可能的”。——《附言》;2,区分生存和理念(existence and thought)
生存(existents)不是理念,而是人的个体生命,是个体的人的“生存-生活-活着”的意思。
“生存本身,也就是去生存,是一场斗争,它既充满悲情同时又显得很滑稽”。——《附言》
生存与存在的区分
生存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追求作为自己命运的自我。它隐含着人的本质在于其可能性的思想(自由);也恢复了实践哲学的优先性。
;自我是作为一个实践必须终身去完成的任务,是一个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必须经历“畏”这一精神状态。
“畏是对所怕之物的欲求,是一种有好感的反感。”这是自由的原始状态,“自由的可能性。”
“人是有限与无限、永恒与暂时、自由与必然的综合。”——《致死的疾病》
畏还使我们产生了自我意识。
;二、生存境界论(生存三阶段);《非此即彼》上卷,两种态度:
一种是单纯追求感官享受的生活方式;唐璜
另一种是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静观和反思层面并因此缺乏行动的生活方式。约翰尼斯
;(二)伦理境界(道德境界)
人们的生活为道德准则所支配,追求普遍性和理性,生活以“善”为目标。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非此即彼》下卷,
威廉法官:责任感体现在工作和婚姻
哲学的、思想的世界与现实的生活世界
;强调“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应具有严格的“非此即彼”的涵义。
从实现个体伦理目标的角度出发,“选择”行为本身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选择”的内容,因为后者是个体自己必须负责的事情。
“绝对的选择”,选择自我。
伦理境界的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普遍与特殊的综合”。
;(三)宗教境界
人与上帝直面相对,人为信仰所支配,超越了伦理的普遍和一般,超越了理性和逻辑。
《恐惧与颤栗》,亚伯拉罕献子
“信仰”是个体的“心性”对于“客观不确定性”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1,强调“个体”或“单一者”直接面对上帝。
孤独个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唯一的个人;二是指与超验性相联系的个人。
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这个关系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间隔。
使个体与个体间的平等真正成为可能。
个体因素高于普遍性因素
批判群众
;2,信仰是对某种无法给出证明的东西的坚定信念。
《哲学片段》里批判斯宾诺莎“本质包含存在”混淆“本质”与“存在”,从概念推导出存在。
奥古斯丁“信仰寻求理解”
证明暴露出求证者的怀疑和心虚,上帝的出场依靠的是一个“跳跃”(spring),而非理性的证明。
;《附言》:“确定性”(对应“客观性”)是信仰的大敌,将信仰推到某种“不确定性”(对应“主观性”、“主体性”)的状态之中。
反对把基督教信仰当成某种客观的知识体系。
上帝是不可知者,是存在中最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接近上帝?
反对神启和理智并行的方法,通过激情和爱(贯穿于生命的每一“瞬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pdf VIP
- 2025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铅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pptx VIP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物理试题答案2025 .pdf VIP
- 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亿邦智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pdf
- EPLAN Electric P8软件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食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热电运行部01炉内升降平台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