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14-2015-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注意: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辨析: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武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胡适;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地理环境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观看下面视频,思考人口因素包含哪些内容? ☆人口因素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与世界人均值的比较;(2)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 首先,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其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最后,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地球生存之战: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人类文明历程;我国面临世界最严峻、最复杂的 环境污染;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 (1)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3)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地理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它决定了人的体质、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以及国家的兴衰存亡。; 地理与历史,最有紧切之关系,读史者所最当留意者也。高原适于牧业,海滨河渠适于商业;寒带之民善长战争,温带之民能生文明:凡此皆历史地理之公论也。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之所以有今日,无不是地理所致。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把地理环境看成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没有看到实践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改造。 (2)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只看到部分国家与地区的情况,没有看到更多无法用地理环境解释的社会面貌的差异。 (3)没有看到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即外因,必然要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内因起作用。;人口因素的作用: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口因素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决定论;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作用;社 会 意 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2、社会意识发展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各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主题:从。。。。透视中国人口或者环境问题。 完成小组:汉语言文学第二小组 小组成员:程浩、 邹司奥、 胡婧炜、 张平、 张佳、 王淇洵 、郑慧 、章星入 。 要求:选取特定角度为大家深入分析我国人口问题的某一方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课后小组讨论,形成思想主题并做好相应准备。 形式:情景剧。 时间:10—15分钟;主题:从。。。。透视中国人口或者环境问题。 完成小组:物理学院小组 小组成员:蒋中柱 李忠朋 江续华 包志伟 李靖 龚一洋 刘宗秀 王聪 付仲伟 。 要求:选取特定角度为大家深入分析我国人口问题的某一方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课后小组讨论,形成思想主题并做好相应准备。 形式:情景剧。 时间:10—15分钟;主题:从。。。。透视中国人口或者环境问题。 完成小组:物理学院小组 小组成员:谢畅畅 徐俊屿 吴志琪 姜申磊 刘同心 吴壮壮 余继圆 吴义龙 。 要求:选取特定角度为大家深入分析我国人口问题的某一方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课后小组讨论,形成思想主题并做好相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