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营销本)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药用溶剂
第二节 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第四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本章要求;药物溶液的形成是制备液体制剂的基础;
药用溶剂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药物的溶解性是决定能否形成溶液剂的首要条件。
;药物溶液制剂有:
注射剂;
内服:合剂(mixtures)、芳香水剂(aromic waters)、糖浆剂(syrups)、溶液剂(solutions)、醑剂(spirits);
外用:洗剂(lotions)、搽剂(liniments)、灌肠剂(enemas)、含漱剂(gargarisms)、滴耳剂(ear drops)、滴鼻剂(nose drops)和溶液剂(solutions)等;
另外尚有高分子溶液如右旋糖酐注射剂等代血浆制剂;第一节 药用溶剂;(二)非水溶剂;二、药用溶剂的性质;
一些溶剂的介电常数(20℃)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介电常数表9-1
;(二)溶解度参数?;一些溶剂与药物的溶解度参数表9-2;生物膜整个膜的δ平均值为21.07±0.82,很接近正辛醇的δ=21.07。因此,正辛醇常用于求分配系数时模拟生物膜相的一种溶剂。 ;第二节 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一)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药典中近似溶解度的术语:
极易溶解(1:1);
易溶(1:10);
溶解(1: 30);
略溶(1: 100);
微溶(1: 1000);
极微溶(1: 10000);
不溶(1:10000)。 ;(二)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多晶型
晶格排列紧密稳定 ,溶解度小 。
4、粒子大小
一定温度下,固体药物粒度↓比表面积↑溶解速度↑;5、温度
①溶解过程吸热,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加
②溶解过程放热,升高温度溶解度降低
6、pH值与同离子效应
多数药物为有机弱酸、弱碱及其盐类,这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受pH影响很大
对电解质药物,当水溶液中含有其解离产物相同的离子时,溶解度会降低.;溶出速度: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溶出:饱和层→扩散层;(一)药物溶出速度的表示方法;(二)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与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第三节 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弱碱性药物(生物碱、可卡因、普鲁卡因等)+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盐
弱酸性药物(苯甲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等)+碱(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盐
如:可卡因→盐酸可卡因
水杨酸→水杨酸钠;混合溶剂的影响;加入助溶剂
一些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而又不降低活性的现象称为助溶(hydrotropy),第三种物质是低分子化合物时称为助溶剂。
如:碘化钾助溶碘,苯甲酸钠助溶咖啡因
I2+KI→KI3
;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根据处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处方中各成分有何作用?
(2)简述配制工艺及注意事项。 ;加入增溶剂
增溶:是将药物分散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团中,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第四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二)渗透压的测定方法;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所以等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二、药物溶液的pH与pKa值测定;人体各种组织液及排泄物的pH值
;2、药物溶液的pH值
注射液:4~9
滴眼液:6~8
3、pH值的测定
pH 计
;(二)药物的解离常数
1、解离常数:弱电解质药物(弱酸、弱碱)在药物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一定的酸碱性。 pKa是表示药物酸碱性的重要指标,是指碱的共轭酸的pKa, pKa值越大,碱性越强。
2、测定方法
电导法、电位法、分光光度法、溶解度法等
;三、药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四、药物溶液的黏度;思考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