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梅地质

黄梅地理环境优越,位居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地势北高南低,高低相差1234.5米,山地、丘陵和平原、湖区面积各半,呈三级阶梯倾斜。源于山区的古角、垅坪、小溪、考田四河,自北向南流入龙感、太白二湖。古角、垅坪、考田三水库高踞北部山区,干支渠依地势分布于上半个县的丘陵地区。长江流经县南长达58.87公里,沿江有小池、二套口、李英等港口。县城为鄂皖赣毗连地区公路交通重要枢纽,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为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堡。 ??????? 本县自然景观秀丽,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7℃,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渔、旅游各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以磷、铁矿为最。自然灾异频繁,旱涝灾害更是常见。自上乡三大水库,下乡四大排灌闸及其配套工程建成后,旱涝保收面积居全地区第一,基本实现水旱无忧。 (一)地?? 质 ??? 1、地质发展史 ???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大体以潘家河、柯家岭、茨林、大河一线分野,其北侧属秦岭褶皱系东部南缘部分,基底岩性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属加里东运动的产物。至燕山晚期,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造就县北部山区的地貌景观。其南侧属下扬子台褶带的北缘。在震旦纪以前,下扬子台褶带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当时华夏陆台和华北陆台连接一块完整陆台。震旦纪一志留纪期间,江南古陆上升,两个陆台之间的下扬子台褶带相对下沉,海水由南面侵入,此时下乡为浅海,因而沉积志留系页岩。到志留纪末期,地壳普遍上升,海水退出,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为山前凹地。沉积的堆积物有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粘土质页岩,这就是泥盆纪上统五通石英砂岩建造,与志留纪页岩呈不整合接触,这是加里东运动的产物。石炭纪开始,下扬子台褶带继续下沉,海水已大面积侵入。此时,下扬子台褶带在古生界已不是地槽,而是广阔的海陆交互地堑。其中沉积中统黄龙群厚层状屑岩,富含古生物的海成石灰岩及二迭纪茅口组合含燧石结核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二迭纪早期,海的范围逐渐缩小,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一个靠近江南古陆的海湾,部分地方海水淡化,因而沉积茅口组上部的硅质岩,至晚期下扬子台褶带普遍上升,大羽羊齿植物生长茂盛,形成龙潭组炭质页岩、劣质煤、菱铁矿结核或扁豆体,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这就是海西期的东吴运动所形成阳。龙潭组沉积后,海水又侵入,下扬子台褶带成为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海水震荡,沉积物逐渐发生变化,形成层次很薄的砂质页岩和石灰岩(大冶灰岩)。到二迭纪末期,距今1.95亿年,受印支造山运动的影响,海水全部退出境内,古生界及中生界所有地层全部开始褶皱,在本县境内形成马鞍山~马尾山背斜,踏石岭背斜,周家山单斜,汪家坪向斜。侏罗纪一白垩纪一第三纪陆相碎屑岩丌始堆积。东部地域缓慢地上升,形成以石从岩、泥灰岩以及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以含粗砂为主的夹砾岩和细砾岩透镜体,中部为安山岩及安山质类溶岩所组成的垄岗、丘陵地貌。南部上升幅度较小,仍保持低丘一平原地貌。第四纪以来,境内除东北部处于缓慢上升外,南部地域处在缓慢下降阶段,其中一部分成为水域,后来由于长期的泥沙沉积,长江主泓道南移,湖底抬高,滨湖、沿江、平原日渐形成。 ??? 2、地层 ??? 县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除南部为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外,其余均为太古界一元古界一古生界变质岩系。 ??? 太古界飞虎山组上段(Arfh2) ??? 本组地层分布于垅坪水库以东,界岭一线以西,停前以北的柳林大部分地区,出露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于本组地层在此处出露不全,加之为断裂和岩浆活动所破坏,厚度不清。主要由中一深区域变质的斜长角闪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 ??? 元古界一磨盘寨组(Ptm)塔尔岗组(Pttr) ??? 磨盘寨组分布于停前街以东,刘壁大屋断层北面,界岭断层以南,由中一浅变质的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组成。塔尔岗组分布于刘壁大屋断层南东,柯家岭一线北西,由上、下两段组成,下段为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白云石英片岩;上段为干梅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 ??? 古生界寒武系下统(t1) ??? 出露在县境南东角,东起黄土墙,西至刘地铺,最大出露宽度为20米,顶部为硅质岩夹紫色箔层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及砂页岩互层,底部为含炭白云质灰岩及砾状灰岩,含钒钼较高。 ??? 奥陶系上、中统(O2+3) ??? 见于蔡家洼,上部黄灰、黄白色页岩,砂质、炭质页岩;下部为硅质页岩。 ??? 志留系 ??? 下统高家边群(S1gj) ??? 分布于马鞍山背斜核部及潘铺一带,主要岩性:下段为页岩,炭、硅质页岩;上段为页岩,砂质页岩。 ??? 中统坟头群(S2fn) ??? 见于马鞍山一带,岩性为砂质页岩,细、粉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 泥盆系上统一五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