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动力学--地震
Prof. Lanhe Wu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第七章 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7.1 地震作用与地震作用理论概述;1) 静力理论
这是本世纪初日本大森房吉提出的,为了简化他把结构视作刚体. ;后来原苏联柯尔琴斯基又对其进行了修正,将地面运动假设为;4) 时程分析理论
这是以体系运动方程为基础,用数值积分方法求体系反应时间历程的“动力理论”(也称直接积分理论).随着电算技术的发展,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已规定,对一些高层和大型重要建筑要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今后还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地震地面运动是多维的,但经验表明水平地面运动是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作为初学,本章只讨论受单向水平地面运动激励的情况.
震害和计算都表明,对高烈度区地震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较显著。因此,我国对高烈度区的一些大跨、高耸结构和靠自重保持平衡的结构规定需要考虑竖向地震的作用。;h ;解:为用刚度法建方程,沿位移正向使限制位移的支座产生图示单位位移。;fe1;二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运动方程为;;对抗震设计来说,关心的是最大地震作用,也即;§7.3 地震反应谱; 由于一般结构阻尼比很小,可近似认为???d,所以从式(11)-(13)可见,D(T)、V(T)、A(T)分别为;则位移、加速度反应谱和准速度反应谱间有如下关系;由式(22)可见; 上面介绍了用计算机计算的办法获得反应谱,实际上也可利用“多摆地震仪”在地震现场实测出反应谱.
二、地震反应谱的标准化
地震反应谱随地面运动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次地震的反应谱是不同的,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地面运动也是不同的,因此地震反应谱也不同。
工程抗震所要设计的建筑场地未来的地震更是无法预知的,自然无法得到其地震反应谱。但是,由大量地震记录计算获得的反应谱却有如下共同的特征:
1) 阻尼对减少反应谱峰值有很大作用.
2) 速度反应谱在相当宽的周期范围内接近于一定值.
3) 加速度反应谱当周期稍长时谱值随周期反比下降.; 这样就有可能利用众多的地震记录算得其平均反应谱作为设计的依据.这个平均反应谱称为标准反应谱.讲义上图5-6和图5-7为C.W.Housner???到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反应谱.
图5-8是三种反应谱随周期变化趋势的示意. ;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为;一、反应谱理论的适用条件
实际上反应谱理论有如下三个假定:
1) 结构的地基式刚性盘体.
这一假定对一般建筑物由于其长度远小于地震波的波长,可认为近似满足.但对于大跨度桥梁和大型水坝等结构,这一假定是不合理的.
2) 结构是理想弹性体.
在小震作用下,结构不破坏,可近似看作弹性体.但在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我国抗震设计原则是“大震不倒”,允许结构进入非弹性状态,此时反应谱理论不适用.
3) 地面运动过程可以用地震记录来表示.
虽然地震仪在高频和低频部分有失真,但是除地震记录外,没有更可靠的资料能说明地震地面运动的规律.;二、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为; 式(33)和单自由度运动方程只差一个振型参与系数,因此对每一振型均可利用单自由度的解答;由振型正交性可证:ai=?i .因此
mrüg=mrüg??iAri (38)
式(37)和(38)中Ari 为第i振型第r自由度的值.由式(38)可知 ??iAri =1 (39);若记;7.4.4 振型组合问题;(50);(52);7.5 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