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曲张的治疗与防护.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下肢静脉曲张 的治疗与防护 浅谈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与防护 【摘要】 下肢静脉曲张相当于中医的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传统的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里西医以手术为主,中医则根据证型辩证论治,以中药外洗内服,无创伤,效果肯定。本文将静脉曲张分为气滞血瘀、血瘀络热、湿瘀毒盛、气虚血瘀四个证型进行辩证治疗。长期站立工作者易得静脉曲张,要注意防护。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防护 下肢静脉曲张相当于中医的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1】。早在《灵枢·刺节真邪》篇已有对筋瘤的记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二有所疾前筋。筋曲不能伸,邪气留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 《外科正宗·筋瘤论》中也有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蛆姗。”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的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西医主要以手术为主,中医则从病因着手,采用辩证 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1 病因病机 下肢静脉曲张即筋瘤,由于长期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西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瓣膜缺陷、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所引起。 2 诊断 本病多见于下肢的两小腿,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或怀孕的妇女,早期患肢疼痛,坠胀不适,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放手顷刻充盈恢复。有的在肿胀处发生红肿、灼热、压痛等症状,经治疗后条索状肿物较为坚韧。瘤体如被碰破,则流出大量瘀血,经压迫或结扎后方可止血。病久者皮肤萎缩,颜色黑褐易伴发臁疮(慢性溃疡)和湿疮。 3 治法 3.1内治法 3.1.1气滞血瘀证(无并发症) 患肢青筋迂曲扩张,局部呈瘤样变,活动后明显,可出现小腿憋胀、沉重感,甚至麻烦感,抬高肢体可缓解或消除,多无明显皮肤颜色改变,舌淡,舌苔白润,脉滑或弦。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 方药:曲张一号方(可随症加减) 泽兰15g 防己15g 川牛膝15g 益母草15g 丹参15g 王不留15g 车前草30g 桃仁10g 红花10g 枳壳 12g 三七粉3g冲服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3.1.2血瘀络热证(并发静脉炎) 患者青筋迂曲扩张,局部呈瘤样变,局部出现红肿条索,疼痛憋胀,休息减轻,活动加重,舌质或暗或紫或有瘀点或瘀斑,苔白润,脉沉或弦或数,舌脉不从症者则从症舍脉。 治法:凉血活血止痛 方药:曲张二号(可随症加减) 苍术15g 黄柏12g 泽兰15g 防己15g 川牛膝15g 薏苡仁30g 丹参15g 王不留15g 车前草30g 炒桃仁10g 红花10g 麸炒枳壳12g 金银花30g 三七粉3g冲服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3.1.3湿瘀毒盛证(并发静脉溃疡或湿疹) 患者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局部成瘤样变,小腿部皮肤紫黑、溃破,脓水恶臭,腐肉不鲜,苔黄燥或黄腻,脉弦细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方药:曲张三号(可随症加减) 银花30g 元参15g 益母草30g 薏米30g 黄柏15g 苍术12g 川牛膝15g 赤芍12g 当归12g 甘草15g 泽兰15g 防己15g 连翘12g 车前草30g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3.1.4气虚血瘀证(淤积性皮炎稳定期) 患者下肢青筋迂曲扩张,局部呈瘤样变,皮肤色素沉着,弹性下降,甚至板硬,肌肤甲错,干燥皮屑,伴瘙痒,多有水肿,沉胀不适,活动后加重。舌脉可出现瘀血表现。 治法:补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曲张四号(可随症加减) 黄芪30g 元参15g 益母草30g 薏米30g 当归15g 丹参12g 川牛膝15g 泽兰15g 防己15g 甘草10g 车前草30g 三七粉3g冲服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300m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