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习题2[2011-12-4]
习题2
2-1什么是对象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对象特性?
解 对象特性就是的对象的输出-输入关系。
研究对象的特性,就是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对象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当采用
自动化装置组成自动控制系统时,首先也必须深入了解对象的特性,了解它的内在规律,才能根据工艺对控制质量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选用合适的测量元件及控制器。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时,也要根据对象特性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数(也称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使系统正常地运行。被控对象的特性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对其深入研究。
2-2 何为对象的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与动态数学模型有什么区别?
解 对象特性的数学描述(方程、曲线、表格等)称为对象的数学模型。
稳态数学模型描述的是对象在稳态时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动态数学模型描述的是对象在输入量改变以后输出量的变化情况。稳态与动态是事物特性的两个侧面,可以这样说,动态数学模型是在稳态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发展,稳态数学模型是对象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动态数学模型的一个特例。
2-8 反映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各有什么物理意义?
解: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和滞后时间t
放大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对象(重新)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变化量与(引起输出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即
对象的放大系数K越大,就表示对象的输入量有一定变化时,对输出量的影响越大,或被控变量对这个量的变化就越灵敏,所以,K实质上是对象的灵敏度。
时间常数T是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2%所需时间;或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如果保持初始变化速度变化,达到新的稳态值的时间。
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也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大
对象在受到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却不能立即而迅速地变化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或输出变量的变化落后于输入变量的变化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滞后现象用滞后时间t表示。
对象的滞后时间t,使对象的被控变量对输入的变化响应滞后,控制不及时。
2-11 已知一个对象特性是具有纯滞后的一阶特性,其时间常数为5min,放大系数为10,纯滞后时间为2min,试写出描述该对象特性的一阶微分方程式。
解 该对象特性的一阶微分方程为
2-12 如题2-12图所示的RC电路中,已知R=5k?,C=2000?F。试画出ei突然由0阶跃变化到5V时的eo变化曲线,并计算出t=T、t=2T、t=3T时的eo值。
题2-12图 RC电路
解 RC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当ei=5V时,微分方程的解为
eo=5(1?e?t/T) = 5(1?e?t/10) (V)
(该系统的时间常数T=RC=5?103?2000?10?6=10s)
当t=T时, eo=5(1?e?T/T)= 5(1?e?1)=3.16V;
当t=2T时,eo=5(1?e?2T/T)= 5(1?e?2)=4.32V;
当t=3T时,eo=5(1?e?3T/T)= 5(1?e?3)=4.75V。
题解2-12图 RC电路的阶跃响应曲线
2-13 已知一个简单水槽,其截面积为0.5m2,水槽中的液体由正位移泵抽出,即流出流量是恒定的。如果在稳定的情况下,输入流量突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0.1m3/h,试画出水槽液位?h的变化曲线。
解 这是一个积分对象,则
(m)
题解2-13图 水槽液位?h的变化曲线
2-14 为了测定某重油预热炉的对象特性,在某瞬间(假定为t0=0)突然将燃料气流量从2.5t/h增加到3.0t/h,重油出口温度记录仪得到的阶跃反应曲线如题2-14图所示。假定该对象为一阶对象,试写出描述该???油预热炉特性的微分方程式(分别以温度变化量与燃料量变化量为输出量与输入量),并解出燃料量变化量为单位阶跃变化量时温度变化量的函数表达式。
题2-14图 重油预热炉的
解
(输入)燃料变化量
由题图知,该系统属于一阶系统,输出量(温度)的变化量y(t)相对于输入(燃料)变化量x(t)的关系(方程)为
当x(t)=A=50/6(kg/min)=const.时,方程的解为
y(t)=KA(1?e?t/T)℃
由题图知,y(?)=KA=150?120=30℃,则
K=30/A=30/(50/6)=3.6(℃/(kg/min))
首先不考虑延迟,y(t)的变化从t0=2min开始,到t1=8min时,实际变化时间t=6min,由题图知
y(t)=y(6)=30(1?e?6/T)=145?120=25(℃)
由此解出 T=3.35(min)
所以
y(t)=30(1?e?t/3.35)℃
若考虑滞后时间 ?=2min,则
微分方程为
系统的特性参数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际象棋的课程教案.docx VIP
- 器械科制度汇编.pdf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第七章 集装箱码头船舶配积载业务.ppt VIP
- 风中奇缘-中英文台词打印版.doc VIP
- 《机电概念设计基础》课件——运动副.pptx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docx VIP
- 二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