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州牵手中关村-共筑泉山新“硅谷”
[标签:标题]
2016
PAGE18 / NUMPAGES18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徐州牵手中关村:共筑泉山新“硅谷”
“中关村走出北京,与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值得称赞!我期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推动徐州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中国论文网 /2/view-7332019.htm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 李毅中
北京中关村到徐州泉山,从地图上看,两地相距728公里,这个距离因高速动车而被缩短至3个小时。这仅仅是空间上的一个参数,如果在徐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园区中漫步,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满园香樟树、颇具现代建筑简约风格、充满中关村创新基因的科技园区,巍峨矗立在曾经长期依靠资源和重工业发展的江苏老工业基地上。
这个创新中心位于徐州市泉山区软件园路6号,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包括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园和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汇三个物理空间,是中关村在区域城市设立的第一个真正集研发、商业、交流于一体,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宜业、宜人、宜居的创新综合体。
按照中共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的期望,这里将是一块区域创新的“试验田”,通过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中关村软件园专业园区运营模式,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以徐州软件园、徐州云龙山文化休闲街区为载体,对原有物理空间进行升级改造、确定产业发展规划、搭建创新平台、引入中关村创新资源,打造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与徐州当地创新资源结合的“新模式”。
“通过具体实践,希望在泉山区建成一个以聚集创新政策、创新人才、科技金融、技术平台的协同创新平台,两地形成高效务实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市场平台’为特征的轻资产重服务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具备中关村基因的品牌资源、创新要素、创业精神扎根徐州,以中关村核心企业为领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面向全国的集聚辐射效应,也将在淮海城市群全面铺开。
如同建设高楼大厦,根基最为重要,对于一个搭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工程而言,这也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建设者们将目光投向10年后:到2018年,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初步建设成为苏北领先的创新示范基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既然目标已定,只需风雨兼程。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徐州牵手中关村的故事,看一下他们究竟如何演绎中国科技园区的新版“双城记”。
淮海明珠,古城新韵
翻开历史书籍,关于徐州不乏赞美之词: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省西北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史上它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作“东方雅典”。
如今的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徐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有江苏省辖市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好的功能区水质、最多的城市开放园林绿地,环城72座山峦连绵起伏、7大湖泊交相辉映,“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名片享誉全国,“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这座古城,因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快速崛起而绽放新的活力。2015年10月17日,这一天注定将记载于册,成为徐州一个重要的时刻:由泉山区政府联手中关村软件园打造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徐州市委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发展集团领导见证下揭牌,标志着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这一复刻了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的创新载体正式起航。
徐州市领导对此寄予厚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启动运营,不仅对徐州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将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国家级平台一起,形成配置创新资源,汇聚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的多元载体,为徐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对此赞誉有加:“中关村走出北京,与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值得称赞!我期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推动徐州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刘克峰认为,中关村软件园承载着“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