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煤炭行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我国煤炭行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09-0078-03
中国论文网 /2/view-7375990.htm
摘要:在低碳经济时代,如何高效、清洁、环保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已成为煤炭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上研究的主要方向,而研发投入是开展研发工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源泉。本文研究了我国煤炭行业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我国煤炭行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普遍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煤炭行业 研发投入 强度 企业绩效
近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然而,与西方国家以石油作为第一能源不同,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但我国已探明的煤炭中,70%―80%是低级的D级煤炭,精查的储量不到30%,剩余寥寥无几的高级储量中,因复杂的地质条件,一部分尚难以利用,因此能够实际利用的屈指可数。因此,积极研发新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外对煤炭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879年Swabb L.等学者就提出RD活动能使煤液化成为现实。之后,Sohei Shimada指出面对来自国外廉价煤炭的竞争压力,德国煤炭行业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RD投入,研发新技术来改善开采条件、加强安全保障以及提高生产效率。Jurgen Czwalinna等人也认为,煤炭产业作为传统行业,技术创新对其是极重要的,因为开发新技术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学者顾华祥进行研究发现:一些企业对研发活动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研发活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下。余荣荣、唐凯运用DEA模型对我国42家煤炭企业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大型煤炭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既能提高自身的产出水平,又能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中小型煤炭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仅要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而且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刘天下、宋梅则从DEA-CCR模型的视角调查发现,我国煤炭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下,研发投入有待提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到研发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煤炭行业RD费用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滞后效应。
H2:煤炭行业RD人员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滞后效应。
二、研究设计
样本选取。本研究选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相关RD数据为研究样本。为保证研究准确有效,剔除连续五年未进行研发活动、未披露相关研发信息以及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最终确定29家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所用数据均是手工从年度报告中收集的。
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绩效,本文从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定。盈利能力:人们通常用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但考虑到净利润不仅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有关,还与其他偶然性利得有关,而研发的效用与产品密切相关,故采用营业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成长能力反映企业的成长速度。由于研发的效用终究在市场上体现,因此,本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能力。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RD投入,由于研发信息复杂且难量化,本文选取较易获取的RD费用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强度来衡量RD投入水平。其中:RDC=RD费用/营业收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RD人员数/员工总数。
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易于量化的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的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能够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本文使用总资产的对数来量化企业规模;同时,由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能降低企业的短期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使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企业的资本结构。
模型建立。根据假设1,RD费用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为:
OPR=c1+ajRDC+bj研发人员投入强度+cSIZE+dDA+μ1
模型中,i表示样本公司;t代表时间;j为滞后期数,取值0、1、2、3;C1为截距项,aj、bj、c、d分别为各变量对应的系数,μ1为误差项。
根据假设2,RD人员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为:
OSR=C2+αjRDC+βj研发人员投入强度+γSIZE+δDA+μ2
在模型中,i表示样本公司;t代表时间;j为滞后期数,取值0、1、2、3;C2为截距项,αj、βj、γ、δ分别为两模型各变量对应的系数,μ2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
描述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小学英语3a-5a单词表(2015).doc VIP
-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1.docx VIP
- 2025年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 .pdf VIP
- 2025年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血和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ppt VIP
- 软件系统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试题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题.doc VIP
- CECS 349-2013 一体化给水处理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
- 茶皂素杀螺活性及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