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标签:标题]
2016
PAGE15 / NUMPAGES15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苏俄建政初期以及战争时期,为了国家安全而实施的书报检查或有其合理性。但当政权和社会日趋稳定以后,非常严密的书报检查制度就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历史的篡改、对文化的摧残,并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这加剧了社会恐怖,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据俄罗斯历史学家r.B.日尔科夫考证,早在1486年1月4日,欧洲就已出现了第一个书报检查机关――书报检查委员会。18世纪初,俄罗斯也已开始书报检查,“俄罗斯国家建立时期,是俄罗斯东正教会对手写书稿和印刷书籍实行垄断并逐步确立由莫斯科东正教中心实施的集中的神职人员书报检查的统治地位的时期。在对自由思想进行书报检查惩罚和镇压的过程中,人、手稿和书籍均遭毁灭。”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书报检查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为维护各项现行制度,限制言论自由和获取各种信息、压制异己思想。
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爆发第二天,就开始确立自己的书报检查制度。可以说,书报检查制度作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整个历史,为捍卫国家政权、强化社会管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长达74年时间里,无论是苏联官方还是民间,都对书报检查制度这一现实存在视而不见,讳莫如深。
只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那短暂的“去斯大林化”特殊时段,苏联出版物偶尔零星地提及“书报检查制度”,但言词非常谨慎。比如,1957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指出:“苏联的书报检查制度具有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书报检查制度的另一种性质,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机关,其活动旨在捍卫出版物上的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预防出版可能会给劳动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失的材料。”
这一解读尽管没有全面而准确地阐释苏联的书报检查制度,但客观上承认了苏联存在书报检查制度这一事实???除了这~特例,直到苏联解体前,苏联公共出版物上,再难看到“苏联书报检查制度”这样的词汇。
1974年出版的《苏联历史百科词典》,在“书报检查制度”条目下只字不提苏联。1980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词典》中,对“书报检查制度”的解释是:“国家对出版物和舆论工具的监督制度。西欧始于15世纪,俄国始于18世纪初。按监督形式可分为警告和惩罚性两种。1804年起定有书刊检查条令和临时条例。分一般性书刊检查和专业性书刊检查。”
两本百科词典对苏联书报检查制度均只字不提,似乎书报检查仅适用于沙皇俄国时期或者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压根就不存在这种制度。
苏联解体后,随着有关档案相继解密,俄罗斯学者才有可能对苏联时期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以解密档案文件为根据的分析研究,揭开遮蔽在其头上的层层迷雾,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报纸有时比炸弹更为危险”
苏俄政权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推行其书报检查制度。
1917年11月8日,十月革命第二天,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就发布命令,查禁八种“资产阶级报刊”,并通过专门决议,暂时禁止所有资产阶级报刊。
11月9日,第一届工农政府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出版的法令》,确认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采取的措施,勒令查禁反革命报刊。
该法令指出,当此工农新政权刚建立的紧要关头,报纸有时是“比炸弹和机关枪更具有危险性的武器”,取缔各色各样反革命刊物,是一些临时性的紧急措施,只要新社会秩序一经巩固,便将撤消对出版物的一切行政管制;并将按最宽容和最进步的规章,在担负法律责任的范围内予以出版物充分自由。
一星期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又通过了《关于报刊问题》的决议,再次强调必须查禁资产阶级报刊。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政府机构及其职能都很不规范,书报检查一度出现过职责不清、职能混乱、多部门重复检查等现象。1919年,通过规范、合并,由教育人民委员部下设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出版社负责书报检查职能,直到1922年被新机构替代。
对苏俄时期书报检查制度,俄国著名作家、政论家弗?加?柯罗连科有切身感受。他与曾任乌克兰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克?格?拉柯夫斯基是老朋友。在往来书信中,柯罗连科私下抱怨苏维埃政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柯罗连科认为,不管政权如何更替,书籍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应中断的领域,希望苏维埃政权不要“以官方手段在书刊市场上压制对手”。作为独立作家,柯罗连科的第一个冲动便是在出版作品时回避“官方”印记。他直言,“对于作家,特别是对于一名以写作为生的作家来说,最珍贵的就是完全不依赖于任何政权。而你们布尔什维克现在就是政权,而且不必讳言是一种经常压制其他信仰的政权。”
社会主义言论自由的理想灰飞烟灭
外国武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许昌市2025年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大型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方案.docx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4-2:“4 组织及环境-4.2理解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A1-雷泽佳).docx VIP
- 医疗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标注指南.docx
- SH∕T 3543-201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非正式版.pdf VIP
- 中国专利法详解读书重点笔记.doc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背诵诗词补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x VIP
-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完整版).doc
- 关于夏天的课件.pptx VIP
- 2025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