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类中药-3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类中药-3资料

皮类中药;肉 桂 ;【采收加工】 1. 桂通(官桂)--5-6年树皮,自然卷筒; 2. 企边桂—10年以上树皮,两端削成斜 面,压成两侧内卷的浅槽状; 3. 板桂--老树近地面干压制成平板状; 4. 桂碎--加工边角料。 ;【性状鉴别】 1、槽状或卷筒状,厚约2-8mm。 2、外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及横向皮孔。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 3、内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纹,划之显油性。 ;4、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颗粒性,不平坦,外侧棕色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5、气香浓烈,味甜而辛辣。?;;【显微鉴别】 横切面 1、木栓细胞数列,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木化。 2、皮层较宽,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显微鉴别】 3、韧皮部约占断面的1/2, 最外石细胞群排列成近连续的环,石细胞层外侧有纤维束存在。 3-1 射线细胞1-2列,细胞中常含草酸钙针晶。;【显微鉴别】 3-2厚壁纤维常单个散在或两三个成群;油细胞随处可见,较薄壁细胞大;粘液细胞亦较多。 3-3在较厚的树皮中,韧皮部的石细胞较多,较薄的皮中,石细胞较少。 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红棕色 1、淀粉粒:众多,圆球形或多角形。 2、草酸钙针晶或柱晶,细小,多见于射线 细胞中。 3、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4、石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或多角形, 三面增厚,一面菲薄。 5、纤维多散在。;;【理化鉴别】 ①取粉末的氯仿滤液2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试液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杆状结晶(桂皮醛苯腙) ②取挥发油少许,滴加异羟釫酸铁试剂,显橙色。(检查内酯类) ;【药理化学研究】 含挥发油1-2%,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及醋酸桂皮酯。 桂皮醛是肉桂的镇静、镇痛、解热的有效成分。 ;【性味功效】 树皮(肉桂)温肾补阳,祛寒止痛; 嫩枝(桂枝)温经通阳,发汗解表; 幼果 (桂子)散寒止痛; ;【扩展性知识】 1.调料用桂皮--原植物为同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等; 2.调料用桂皮--味微甜辛涩,香气淡。 3.调料用桂皮--石细胞环带不明显。; 皮类中药;黄 柏 ;黄 柏 ;黄皮树“川黄柏” 【bai- 柏树, bo-柏林, bo-黄檗=黄柏】;黄檗-关黄柏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性状鉴别】 1、板片状。 2、外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残存栓皮灰褐色(灰白色),有纵裂纹。 ;3、内表面暗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 ;【性状鉴别】 4、体轻,质较硬。断面不平坦,纤维性强,裂片状分层。 5、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性状鉴别】 川黄柏:厚3-7mm,栓皮薄无弹性,断面深黄色。 关黄柏:厚2-4mm,栓皮厚有弹性,断面鲜黄或黄绿色。 ;【显微鉴别】1、川黄柏横切面: ①未去尽外皮者,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显微鉴别】 ②皮层较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③韧皮部占极大部分,外侧有少数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环带(又称硬韧部),;【显微鉴别】 ③韧皮部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 ④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显微鉴别】 ⑤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随处可见。;2、关黄柏不同点:木栓细胞呈方形,皮层较宽广,石细胞较川黄柏略少,韧??部外侧几无石细胞。射线较平直,硬韧部不甚发达。 ;3、川黄柏粉末: 黄色 ①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多呈不规则分枝状,大形,也有类圆形、多角形等,壁极厚,层纹细密,孔沟不明显;少数壁稍薄,胞腔较大。;3、川黄柏粉末: ②纤维及晶纤维较多,鲜黄色,多成束,甚长,壁极厚,胞腔线形;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方晶密集。 ③黄色粘液细胞多单个散在,壁薄,内含粘液汁。 ;3、川黄柏粉末: ④草酸钙方晶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双锥形。 ⑤筛管端壁倾斜,有复筛板,常由6-7 个筛域组成。;4、关黄柏粉末: 呈绿黄色或黄色 与川黄柏类似,唯石细胞分枝状者较少,且直径较小。;【理化鉴别】 ①黄柏断面,置紫外光下-→显亮黄色荧光。 ②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后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再加浓硫酸1滴,放置,溶液呈紫棕色。(检查黄柏酮及植物甾醇) ;【理化鉴别】 ③粉末0.1g,加乙醇10ml,振摇数分钟,取滤液加硫酸1ml,再沿管壁滴加氯试液1ml-→在两液接届处显红色环。(检查小檗碱) 【成分】 均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 (实验报告册)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