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共23张)资料.ppt

第1章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共23张)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共23张)资料

第四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课标定位;课前自主学案;3.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r有关,分子间距离为r0(数量级为10-10 m)的位置叫做___________. (1)当r=r0时,F引=F斥,此两力的合力为___,即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2)当r>r0时,F引>F斥,分子间呈现出______. (3)当r<r0时,F引<F斥,分子间呈现出______. (4)当r>10r0时,引力和斥力都迅速减为____,分子力为____.;思考感悟 将两块铅块用力挤压,撤去力后,两块铅块粘在一起,可以用来提很重的物体,这又怎样去解释?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片吊起,使玻璃片水平地接触水面,发现需用较大的力才能将玻璃片提起,为什么会这样呢? 提示:两种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二、分子作用力的本质 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____力.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由这些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核心要点突破;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4.固体小颗粒在液体中做布朗运动,表明液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5.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特别提醒:我们在估测分子大小时,常常把固体或液体分子看做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其实,那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真实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无缝钢筒中的高压油,当筒中压力达到足够大时,油会从筒壁上渗出,试解释这种现象. 解析:尽管钢材坚硬、致密,但它也是由分子组成的(金属原子或离子),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在高压下,油分子就会穿越钢筒渗到外部. 答案:见解析;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和微观分析 (1)宏观分析 以固体物质为例,物体在被拉伸时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作用,所以要使物体被拉伸,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同时物体在被压缩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因此要使物体被压缩,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斥力.;(2)微观分析 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空隙,没有紧吸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斥力. 2.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变化 (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从理论上讲,任何时候引力和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3)分子间存在一个平衡距离r0,分子间距离为r0的位置就叫做平衡位置(数量级为10-10 m). 当r>r0时,F引>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 当r=r0时,F引=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0. 当r<r0时,F引<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 分子力是一种短程力,当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 m时,即分子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r>10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近似为零.;图1-4-2 (4)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图象关系 如图1-4-2所示为分子间的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斥力用正值表示,引力用负值表示.F为斥力和引力的合力,即分子力.;(5)借助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力 如图1-4-3所示,用两个小球中间连有一个弹簧的模型来比喻分子间的作用力.小球代表分子,弹簧的弹力代表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当弹簧处于原长时(r=r0),象征着分子力的合力为零;当弹簧压缩时(r<r0),象征着分子力的合力为斥力;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r>r0),象征着分子力的合力为引力.借助此模型可以帮助记忆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单选)(2011年高考广东卷)如图1-4-4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选D.当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时,接触面上的分子与分子间的距离非常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铅柱不脱落.;课堂互动讲练;【自主解答】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距离增大时,二力都在减小,只是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因而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引力,因而表现为引力;在r=r0时,合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的10倍直径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视为零.所以分子力的变化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