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5、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6、理解黄赤交角用其地理意义。7、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8、掌握昼夜长短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用季节变化规律。9、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材分析: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3、地球自转的意义。4、公转的意义。
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2、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3、能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5、判断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的规律,6、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和四季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四、教学重点: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五、教学难点: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2、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球的自转公转。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来源:Z*xx*k.Com]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教师转动地球仪。描述自转的方向。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来源:学§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仪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2.周期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