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与接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第九章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与接地;一、雷电放电过程; 负下行雷通常包括若干次重复的放电过程,而每次放电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先导放电--主放电--余辉放电;图9-1 雷云对地放电的发展过程和雷电流的波形;二、有关的雷电参数 ;3.雷电流波形和参数;三、雷电波在线路中的传播;(一)雷电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阻抗;(二)雷电波的折射和反射;雷电波的折射和反射特性对防雷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四、雷电作用的形式; (3)雷电波侵入 雷电侵波入是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如直接雷或雷电感应),产生的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变电所内或建筑物内,损坏电气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一、概述; 影响建筑物以及服务设施的年平均雷击次数既取决于所处地区的雷击大地密度,又取决于它们的尺寸、性质和所处环境。 ;二、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三、建筑物防雷装置;(一)接闪器及其保护范围;1.避雷针;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避雷线 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钢绞线,架设在被保护物的上方,以保护其免遭直接雷击。; 3.避雷带(网) 避雷带通常是沿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处敷设的带状导体,通常采用圆钢或扁钢。; 避雷带或避雷网主要适用于宽大的建筑物。避雷带或避雷网一般无须计算保护范围。当避雷带或避雷网与其它接闪器组合使用,或者为了保护低于建筑物的物体而把避雷带或避雷网处于建筑物屋顶四周的导体当作避雷线看待时,可采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 屋面上的所有金属突出物,如卫星和共用天线接受装置、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金属设备和管道以及建筑金属构件等,均应与屋面上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高出屋面避雷带或避雷网的非金属突出物体,如烟囱、透气管、天窗等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在其上部增加避雷带或避雷针保护。;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其滚球半径时,侧面可能会遭受闪击,特别是各表面的突出尖物、墙角和边缘。但对低于60m的建筑物,通常可忽略侧面闪击。;表 防雷引下线的数量及间距; 防雷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中的主钢筋,还宜利用建筑物的钢柱等作引下线(自然引下线),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三)接地装置;四、防雷击电磁脉冲;(一)防雷区的划分;建筑物防雷区(LPZ)划分示例;(二)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线路屏蔽 ;2.接地;(三)电涌保护器的原理及特性;2.电涌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四)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典型方案;b)采用LPZ1的大空间屏蔽和进户处安装电涌保护器的保护 注:设备得到防导入的电涌(U1<U0和I1<I0)和防辐射磁场(H1<H0)的保护;c)采用内部线路屏蔽和在进入LPZ 1处安装电涌保护器的保护 注:设备得到防线路导入的电涌(U2<U0和I2<I0)和防辐射磁场(H2<H0)的保护; 仅使用协调配合的SPD防护体系的LEMP防护系统,由于SPD只能对传导电涌进行防护,因此仅适用于防护对辐射电磁场不敏感的设备。 ;(五)配电线路电涌保护器的选择与配合;2.电压保护水平选择 ;3.通流容量选择; 若第一级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室内分配电箱SB内的设备时,应在该箱内安装第二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应小于8/20μs,5kA。 当按上述要求安装的SPD 所得到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以及反射波效应不足以保护距其较远处的被保护设备的情况下,尚应在被保护设备处装设 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应小于8/20μs,3kA。 当被保护设备沿线路距分配电箱处安装的SPD不大于10m时,若该SPD 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小于被保护设备耐压水平的80%,一般情况在被保护设备处可不装SPD。;4.最大持续运行电压选择;5.其他要求; 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一、概述; 工频过电压一般由线路空载、接地故障和甩负荷等引起。; 操作过电压一般由线路切合与重合、故障与切除故障、开断容性电流和开断较小或中等的感性电流、负载突变等原因引起。 ; 作用于输配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有: 雷直击于导线、雷击于塔顶或避雷线后反击导线而产生的过电压; 雷击于线路附近的地面由于电磁场的激烈变化产生的感应过电压。 作用于变电所的雷电过电压来自: 雷电对配电装置的直接雷击、反击; 架空进线上出现的雷电侵入波。;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